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胎停育一般发生在第几周?胎停育的危害有哪些?[图]

胎停育一般发生在第几周?胎停育的危害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8 13:34 孕妇胎停育怀孕

胎停育是怀孕期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胎儿发育不健康或者胎儿停止发育等症状。一般在出现胎停育症状之前,孕妇身体会有一些征兆,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有什么异常状况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那胎停育症状一般出现在怀孕第几周呢?

胎停育一般发生在第几周?胎停育的危害有哪些?(1)

1、胎停育一般发生在几周

胎停育最常发生的大概是在8-10周左右,发生在孕8周以内者占80%,因为这个孕周是胚胎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是从几个细胞慢慢分化成年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受激素的影响,当然它本身如果有问题的话,就会出现停育。

2、胎停育发生在几个月

胎停育出现最高时期就是怀孕前三个月,如果在最初的阶段,受精卵没有发好芽,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停止继续生长,容易出现“胎停育”现象。

3、发生胎停育有什么征兆

怀孕后6—8周时,一旦感觉妊娠反应日益减轻,如不再恶心、呕吐等,乳房发胀的感觉减弱,这时就要提高警惕,这些现象可视为胎停育的早期症状,部分患者女性私处出血、伴暗红色血性白带,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

4、怎么知道是否胎停育

出现胎停育后,孕妇如果以前有早孕反应的话,反应会逐渐变弱。另外会有先兆流产的症状,一般是先有腹痛,然后女性私处出血,诊断胎停育应到医院做B超:

对于胎停育的B超诊断标准是,胚胎发育≥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4cm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却无胎心搏动,即可判定胚胎发育异常。

5、注意事项

虽然有些人胎停育后可以自行完全流产,不需要再进行刮宫手术,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大多数女性在胎停育后,医生都建议住院进行刮宫,因为胎停育很可能会导致术后的大出血,因此一定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6、胎停育原因

1.黄体功能不足:支持胚胎发育的孕激素在怀孕最初8 周,来自妈妈的卵巢,8 周之后来自胎盘。如果准妈妈卵巢功能不好,怀孕后体内就无法分泌足够的孕激素来维持胚胎的发育,就可能导致胎停育的问题。因此,对于月经不规律、黄体功能不佳的未准妈妈,最好调理身体,改善了内分泌失调的状况后再准备怀孕。对于因为黄体功能不佳导致过胎停育的准妈妈,再次怀孕时最好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孕激素,以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2.甲状腺功能异常:除了黄体功能不足,另一个因为内分泌紊乱导致胎停育的重要原因就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准妈妈如果存在甲亢或是甲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胚胎停育、流产或胎儿畸形。因为很多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人并没有明显症状,建议准妈妈在孕前检查时,最好进行相关的检查,加以排除。

3.子宫异常:先天或后天的子宫异常有很多类型,比如子宫纵膈、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都存在导致胎停育的风险。好在很大一部分的子宫异常问题,都可以通过B 超等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在怀孕前治疗和改善。因为子宫异常导致过胎停育的准妈妈,一定要首先治疗好子宫的相关疾病后,再准备下一次的怀孕。

4.感染:通常在孕前检查或是孕早期产检时,医生都会建议准妈妈进行优生五项又名致畸五项(英文缩写TORCH)的检查。通过对病毒抗体的检查,来判断准妈妈的身体是否处在某种病毒的急可爱染期。如果准妈妈处在风疹、巨细胞或是弓形体等病毒的急可爱染期,的确可能导致胚胎的畸形或死亡。建议准妈妈度过急可爱染期,IgM 抗体转阴后,再受孕比较妥当。

5.高龄:随着准妈妈年龄的增长,导致胎停育的几率也会逐渐增加。最新资料显示,准妈妈年龄处于20~30 岁之间,发生胎停育的几率只有9%~17%;如果到35 岁,比例就上升到20%;40 岁比例上升到40%;到45 岁时,比例就高达80% 了。

6.有自然流产病史:发生胎停育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一旦发生自然流产,一定要查清原因,积极治疗,以免影响第二次怀孕。

7.吸烟、喝酒:可能导致胚胎停育或致畸。因此,整个孕期,准妈妈都应该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用药不慎: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如果服用了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就有导致胎停育的风险。因此,如果是计划怀孕的准妈妈,应该了解在孕早期出现嗜睡、头疼,甚至低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可能是孕期反应的表现,用药一定要谨慎。

8.叶酸水平低:如果准妈妈体内叶酸浓度过低,会增加6~12 周胎停育的风险。因此,建议准备怀孕的未准妈妈从孕前3 个月开始补充小剂量叶酸。

9.精子异常:研究发现,准爸爸的精子异常,可能导致空泡卵的出现,也就是妊娠囊已经发育到很大了,却没有胎芽出现的情况。因此,准爸爸在准备怀孕阶段,要尽量规律作息、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提升精子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