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宝宝发烧是什么原因呢?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是什么?[图]

宝宝发烧是什么原因呢?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是什么?[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8 14:10 宝宝发烧感冒

对于小宝宝来说,经常会遇到一些疾病,发烧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了,有些宝宝发烧的次数还会很多,有时候晚上不知道为什么宝宝就发烧了,发烧和宝宝自身的身体素质有关,还和外界的环境相关,那么导致宝宝发烧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

宝宝发烧是什么原因呢?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是什么?(1)

1、环境影响

宝宝自身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的时候,身体的体温受环境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天太热穿太多会导致体温升高、水喝太少也会导致体温升高,就连房间空气不流通也会导致宝宝体温升高,出现“假发烧”现象。

2、生病伴发

感冒的时候,成年人都经常出现发烧症状,更何况是宝宝。除了感冒之外,宝宝若是身体出现炎症比如气管炎、喉咙发炎等等也会伴发有发烧症状。当然,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其他的疾病导致宝宝出现发烧症状。若是因为疾病出现的发烧,父母应带宝宝及早就医。

3、疫苗接种

宝宝在出生到身体发育完全之时,都会进行疫苗注射,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疫苗接种的变态反应引起的发烧。当然因为出现中暑现象或者出现水痘、麻疹、破伤风等等也会导致宝宝反复发烧的。

4、耳鼻喉发炎

宝宝如果出现耳鼻喉方面的问题,经常会伴随的就是发炎、发烧,有的宝宝还可能因为咽喉肿痛出现不愿意吃饭的现象。这个时候一定要就医,耳鼻喉发炎导致的发烧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病症。

5、尿道感染

宝宝们在食用尿片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尿道感染的时候,宝宝如果出现了尿道感染情况除了发烧没其他明显的特征。但是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发烧要就医排除其他病症的可能,尿道感染属于细菌感染疾病,也需要医生开药进行治疗才行。

6、温馨小贴士

宝宝发烧原因众多,只有找到了发烧了原因才能更好地为宝宝退烧,也能够将身体潜在的病症更好更快的治愈,让宝宝健康成长。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能仅仅靠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判断宝宝发烧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一定要及时就医才好。

7、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

(1)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是最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促进机体散热达到降温。

方法是: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控制在24-26℃。准备一盆32-34℃的温水,水量以淹没躯干为宜,托起孩子,坐于盆中,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毕后,快速擦干身体,穿好衣物。也可直接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促进散热。

tips:擦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出疹子的小儿发热不宜用此法。

(2)冷湿敷

冷湿敷适用于一般发热,体温不是特别高的患者。

方法是:将毛巾放入普通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孩子的前额部或者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最好准备两条毛巾,每3~5分钟更换一次;通过传导作用带走热量,有利于退烧。

tips:冷湿敷后30分钟测量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8℃以下时,则停止使用。

(3)冰袋冷敷

冰袋冷敷的效果比冷湿敷更好,同样是利用传导作用使机体散热。

方法是:将适量冰块用锤子砸碎后,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融掉冰块的一些锐利棱角,以免损伤冰袋。将小冰块装入冰袋中,装一半即可(冰袋一般网上有售),然后加入适量水充填冰袋间隙,把冰袋放平,用手将气体压出后拧紧塞盖,外面裹上一层毛巾,防置在患者的前额。

tips: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或有麻木感,应立即停止用冷,防止冻伤。应用15~30分钟后撤去冰袋,测量体温,降到38℃以下时,停止使用。冰块降温要注意经常更换部位,以免引起冻伤。

(4)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是利用酒精易挥发和刺激血管扩张的作用来降低体温,适用于发热较高者。酒精的浓度是25%~35%,可将60°的白酒或70%酒精,兑入1倍的温水使用。温度应保持在27~37℃(酒精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过冷的刺激使大脑皮质更加兴奋,促使横纹肌收缩,致使体温继续上升)。

方法是:用毛巾蘸湿酒精后,擦拭身体,在经过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可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擦拭全程应控制在20分钟内。

tips:半小时后测量体温。此法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宜使用;出疹患者也不宜用此法。

(5)多给宝宝喝水

宝宝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此时补充大量水分,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也属于物理降温。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喝水可以利尿,能带走部分热量,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6)减少衣物或被子

宝宝发烧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因此,减少衣物散热也属于物理降温。居室要开窗通气,解开宝宝颈部扣子,必要时应减少衣物或者被子,促进散热,不宜捂汗。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