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保健药品 > 吃避孕药易得子宫肌瘤吗?避孕药可以治子宫肌瘤吗?[图]

吃避孕药易得子宫肌瘤吗?避孕药可以治子宫肌瘤吗?[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2 09:01 避孕怀孕避孕药

避孕药这是目前来说,还比较可靠,安全性高的一种避孕方式了。避孕药的类型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避孕药用法也是不一样的,一直以来,对于避孕药的争议都是非常多的,那么,吃避孕药易得子宫肌瘤吗?避孕药可以治子宫肌瘤吗?来看看。

吃避孕药易得子宫肌瘤吗?避孕药可以治子宫肌瘤吗?(1)

1、可以治子宫肌瘤

案例:小苏结婚后和老公准备2年后再怀孕生子,为了选择一种比较好的避孕方法,她在网络上将有关资料搜索了一番,却越看越糊涂。

有的说吃避孕药会引发子宫肌瘤,有的说可以预防卵巢囊肿和子宫内膜癌。究竟避孕药是女性妇科肿瘤的帮凶,还是敌人呢?

专家解读:医学上认为,子宫肌瘤和人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系,抑制雌激素后大部分的子宫肌瘤都会萎缩。一些避孕药,如一些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复合型避孕药,有的子宫肌瘤患者服用后,出现肌瘤增大,因此不少人认为避孕药会诱发子宫肌瘤。

湘雅医院妇产科姚若进教授说,围绕口服避孕药一直都有许多偏见和误解,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今天的口服避孕药应该说是比较安全。

◆口服避孕药有三大类

一是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复合避孕药,这类药在市场上最广泛,如妈富隆、达英35、敏定偶等。

二是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如Cerazette,这类药可以作为哺乳期妇女避孕的首选,新妈妈服用这类药避孕,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三是含孕激素拮抗剂的紧急避孕药,如米非司酮片。如果在月经周期前半期用,则延迟排卵;如果在黄体期使用,则改变黄体功能,使妊娠不能发生。具有抗排卵、抗着床、扩张和软化宫颈的作用,从而达到终止早孕、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

◆避孕药越来越安全

很多女性对避孕药顾虑重重,如认为会发胖、对今后怀孕有影响,可能会诱发子宫肌瘤等。事实上,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的避孕药已经非常安全有效。

近40多年来围绕口服避孕药的开发,主要是致力于降低雌激素的含量。

60年代研制出来的避孕药雌激素含量达到150微克,相应的副作用较大。70年代中期降到50微克。80年代研制的第三代避孕药,如妈富隆,雌激素降到了仅30微克,低剂量雌激素与高选择性孕激素复合,达到有效的避孕作用。

现在有些避孕药如美欣乐,雌激素含量更是降到20微克。

姚若进教授认为,如此低的雌激素含量,从理论上来说应当不会诱发子宫肌瘤,只是如果已经发现患有子宫肌瘤的妇女,还是应避免服用避孕药,因为它可能使肌瘤增大。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女性,也不要口服避孕药,否则可能刺激残留的滋养叶细胞恶变。但近年来还发现,避孕药可减少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良性病变的发生。

◆有些避孕药能治肌瘤

含孕激素拮抗剂的紧急避孕药,如米非司酮片还能治疗子宫肌瘤。

这种避孕药在拮抗体内孕激素作用的同时,能使肌瘤中孕激素受体明显减少,雌激素受体也随之减少,使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效应明显降低,从而达到抑制肌瘤生长甚至缩小肌瘤的效果,尤其对肌瘤小、不愿手术、围绝经期或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妇女,为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自从米非司酮问世以来,许多医院纷纷运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但连续长期服药,对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副作用大,且停药后反弹率高,所以,姚教授建议,女性一定不要自行买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治疗剂量和规定疗程,严格服用。

2、避孕的错误观点

1、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不会受孕

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会推迟排卵的时间,但是哺乳期间确实有卵子排出,这时候夫妻之间行房就有怀孕的可能性。所以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如果不想怀孕的话,在行房的过程中要记得采取避孕措施。

2、达不到性高潮的女性不会受孕

受孕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如果想受孕男性必须达到性高潮将精子射入女性的女性私处中,但是女性没必要达到性高潮。处于分娩期的女性每月都要排出一个卵子,这也是正常月经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排卵过程是不受性高潮到达与否的制约。

3、女性在行房之后冲洗女性私处就不会受孕

冲洗不是避孕的有效手段,因为射出的精子会到达宫颈处,这里的精液是很难清洗到的。

4、在女性的安全期内行房不需采取避孕手段,因为女性一月之内只有一天可以受孕

这种荒诞的说法产生往往是对月经周期缺乏了解造成的,女性的月经周期中主要有四种激素参与,它们分别是: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和孕酮。这四种激素分泌的密切协作控制着卵子的排放,如果没有精子与之结合,就会发生月经。受年龄、压力、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会或多或少有些偏差,因此所谓的安全期在不同的月经周期中会有所差别。想采用安全期避孕法的夫妇一定要小心的计算月经周期以及排卵情况,同时也应注意一些外界因素,如压力、药物等。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