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孩子肚子疼可以按摩缓解吗?孩子肚子疼要怎么办?[图]

孩子肚子疼可以按摩缓解吗?孩子肚子疼要怎么办?[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2 21:40 肚子疼腹痛胃病

有些时候,孩子的肚子疼非常难受,家长想要快速缓解,有时候会给孩子揉一揉肚子,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宜给孩子揉肚子的,可能会加重病情,家长需要注意争取护理,避免一些误区,那么孩子肚子疼可以按摩缓解吗?孩子肚子疼要怎么办?

孩子肚子疼可以按摩缓解吗?孩子肚子疼要怎么办?(1)

1、孩子肚子疼怎么办

一、盲目按揉

孩子肚子疼时,爸妈很多时候会习惯性地给孩子揉一揉,想缓解一下疼痛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引起肚子疼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胃肠生长痛,揉一揉可以减轻一些症状,但是有些原因引起的肚子疼,随意按摩轻者可能加重病情,重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譬如:阑尾炎导致的肚子疼,用手揉不但不能减轻疼痛反而会加快炎症。肠套叠引起的腹痛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二、随意热敷

除了给孩子按摩之外,很多爸妈一听到孩子说肚子疼时也很容易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宝宝拿来热水袋敷上。热敷的作用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宝宝是因为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胃部胀痛热敷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有些疼痛就不那么简单了,热敷反而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比如蛔虫病(这也是小宝宝肚子疼的常见原因)。

当某种因素刺激虫体时,可使蛔虫窜上窜下地蠕动,刺激肠道引起更加剧烈的痉挛疼痛,此时按揉宝宝肚子,只会更加刺激蛔虫,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症。

三、随意用药

随意给孩子吃止疼药,虽然孩子可能会安静下来,不哭闹了,但实质上孩子体内的疾病并没有好转,还会在继续发展着。止痛药暂时止住了疼痛,但会掩盖了疾病的真相,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误诊断,导致严重后果。如:阑尾炎造成的肚子疼如不及时诊治,造成穿孔会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肚子疼是肚里有虫,只要吃点驱虫药就行了。其实,驱虫药不能乱吃,驱虫药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如果盲目服用驱虫药,会让寄生虫产生或增强抗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难度。

2、冬天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若宝宝不是母乳喂养,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

2、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继续吃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苹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苹果汤,苹果1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苹果有止泻作用。

3、可以喂些粥、面条、鸡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细、使之容易消化。

4、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拉肚子、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可以给宝宝喝些胡萝卜汁。鲜胡萝卜250克洗净切碎入锅,加细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泻作用。

6、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

7、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

8、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9、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

10、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11、乌梅3克水煎,服时加少许盐,每日3-4次。对久泻不止,并伴有口喝、低热多汗的患儿最为适宜。

12、生山楂、炒苍术各10克,加水煎煮,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对脾虚温重并伴有恶心、腹泻、微有浮肿症状的腹泻患儿最为适宜。

13、用山楂炭10克,炮姜炭3克,加水煎沸,服用时加入少量糖或盐。适用于患儿便泻清稀,夹有不消化乳食、呕吐乳食等症者服食。

14、将山药研成粉末状,每次用6-12克,加重达量糖温水调好,置文火上熬成糊,每日3次,适用于腹泻病程较长者服食。

15、要留心宝宝的精神状况,如果宝宝很烦躁、哭闹得很厉害,腹泻超过两天都没有好转,就不再建议自行用药,还是赶紧送医院治疗为妙。

16、在孩子腹泻呕吐间,不能禁食,要循序渐进地补充配方奶粉、米粥、豆粉等,等痊愈后再适当加餐补充营养。

17、护理感染性拉肚子的宝宝,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宝宝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