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幼儿 > 给宝宝喂药的方法有哪些?宝宝喂药有什么技巧?[图]

给宝宝喂药的方法有哪些?宝宝喂药有什么技巧?[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4 10:24 宝宝吃药药物

宝宝由于身体抵抗力比较虚弱,所以在生活中受凉或者接触一些传染物质的话很容易会生病,而宝宝生病之后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产生更危险的状况。但是给宝宝喂药的时候比较困难,所以父母们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给宝宝有什么技巧呢?

给宝宝喂药的方法有哪些?宝宝喂药有什么技巧?(1)

1、喂药姿势

给宝宝喂药时要选择半坐位姿态,轻轻把住四肢,固定住头部,以防喂药时呛着孩子或者误吸入气管。

宝宝吃完药以后,再把宝宝竖起来;轻拍他的后背,帮他把药顺下去,喂一些温开水,这样能快速清除口腔内残留的药味,避免引起呕吐。

2、滴管喂药

对于1岁之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药最适宜。将小滴管吸进药(可以混入少许白糖)后,伸进孩子的嘴里,滴管嘴放在一侧颊黏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吃完药后再喂上几口水,然后亲亲和夸奖孩子。

在使用滴管时,药物不会经过舌头,宝宝更容易接受,也很难将药吐出。

3、用注射器喂药

宝宝不爱吃药,家长可用一支一次性注射器,先将针头拔掉,将药水吸进针筒(如是片剂或粉剂先用温水化开),将尖嘴部分伸进宝宝嘴里,慢慢注进去。注意要慢一点,可在药水入口的同时轻轻朝宝宝面部吹口气,小宝宝会有一个吞咽反射,药水便咽下去了。

4、利用吞咽反射滴管喂药

利用吞咽反射滴管喂药,就是每喂一口就对着宝宝脸上吹一口气,利用小孩的吞咽反射让他不自觉地把药吞掉。具体方法是,把药用滴管吸好,放在宝宝嘴边,趁宝宝一张嘴,马上将药滴入他口里,同对准宝宝时面部猛吹一口气,宝宝就会做出一个吞咽的动作。反复几次,就能把滴管中的药喂完了。据说这种吞咽反射只在宝宝两岁前有,两岁后就会消失。

5、侧边滴药法

让宝竖直坐起,然后在头部垂直上方悬挂玩具,吸引宝宝抬头观看,当宝宝注意力集中在一点时,小嘴会微微张开,这时大人迅速地往舌头的侧边滴一滴药进去,如果动作熟练的话,可以达到“神不知,宝不觉”的效果。网上也有各种喂药神器,家长可酌情使用。

6、利用压舌板喂药

如果不合作的孩子,大人抱着孩子,可以采取半坐位,将孩子的两条腿夹在大人的两腿之间,固定孩子胳膊与头部;另一个家长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孩子的舌头的中部,用汤勺或者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将药液滴进孩子的颊粘膜和牙龈交界之处,让药物慢慢流进。压舌板或者勺把先不要取出,待药液咽下后才拿开,以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双颊,使之吞咽;全部喂完后喝几口清水,最后给孩子一块糖。

7、给宝宝喂药注意事项

1、不要捏鼻子喂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药,这样不仅容易使宝宝呛着,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害怕,并抗拒吃药。

2、药物不能与果汁、牛奶、豆浆、饭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引起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的药效。

3、对婴儿服药,不要直接给药丸或胶囊,药片应研成粉末,胶囊要去掉外衣,加温水调成稀汁后才能让宝宝服下,吞药片要到四岁左右才可慢慢练习。

8、其他注意事项

1、喂药时间

喂药时间婴儿吃药,大部分跟吃饭时间没太大关系,隔6小时,或8小时吃一次药。

没有特别指定服用时是时,选择比较容易吃药的喂奶前或吃非乳性食品前,给孩子吃药比较好。第二次、第三次也都尽量在指定的时间吃药的好。但如果白天睡觉时间有所延长,吃药时是也可以有所变化,这是没办法的事。

2、喂药次数

规定一天要吃几次的药,时间上可以不等间隔分配。尽量按规定的次数来给孩子服用够就可以。如果没有按规定的药量来吃药,那治疗就没法取得效果。但为了遵守这种现象,吃药时间的间隔要缩短,重要的是尽量在孩子入睡之前完成服用。而且必须深夜也要起来吃的药,医生一般都会事先说清楚,所以那时要按照指标去做。

3、喂药药都被吐出时

刚喝完药,药就吐出来的情况下,如果吐的量很少,就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吐了很多就需要再喝一次药。

4、喂糖浆性液体方法

由于药有可能积淀在瓶底,所以服用前振一次,然后估计一次的服用量,如果孩子能用杯子喝水,可以直接对着药瓶子喝。但不会使用杯子的婴儿,可以用空奶瓶或专用药来喝药。可以用少量的牛奶或果汁与药一起混淆之后喝,量太多的话,会喝不完,所以要少量。

开过口的口服药,应放在冰箱里保存。

5、喂粉末状药的方法

先把手指洗干净后放在药水里,然后直接触一下婴儿的脸颊外侧湿一点,看看反应,这种方法最能识别温度是否合适。之后,跟牛奶或凉开水搅在一起要把他一次性喝完。放进嘴里不能喝下去时,可混淆少量的饮用水或果汁等,那时如果使用喂奶瓶,瓶内则会粘上药粉,要用勺子或杯子及专用药瓶来喝比较好。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