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 喝酒上脸的人练酒量更危险?喝酒上脸能不能喝酒?[多图]

喝酒上脸的人练酒量更危险?喝酒上脸能不能喝酒?[多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3 15:02 喝酒喝酒上脸练酒

不同的人酒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平时特别喜欢喝酒,基本上每餐吃饭都少不了酒,还有很多人是喝一点酒就受不了,经常听到有人说喝酒上脸的人不容易醉,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今日有报道称喝酒上脸的人练酒是非常危险的,是为什么呢?

喝酒上脸的人练酒量更危险?喝酒上脸能不能喝酒?(1)

1、喝酒上脸能不能喝酒

险很多人认为喝酒上脸是能喝酒的表现,但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一喝酒就脸红被称为“亚洲红脸症”,有研究表明,有这种症状的人练酒量更危险。

一喝酒就脸红的现象叫“亚洲红脸症”,约1/3黄种人存在这一现象。喝酒上脸的人,乙醛脱氢酶活性比正常人差,导致乙醛无法进一步代谢成其他产物而堆积在体内,出现血管扩张、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本来不胜酒力的人经过“锻炼”,喝酒易脸红的人,如刻意在饭局中锻炼酒量,对酒精耐受了,会喝更多的酒,导致体内积累更多乙醛,会造成更大伤害。所以,放过喝酒上脸的人吧!

有的人说脸红的人是因为体内缺乏解酒酶,喝多了会酒精中毒;有的人说脸红的人其实更能喝,因为酒都散发出去了。其实,喝酒脸红的人,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缺少乙醛脱氢酶就无法将乙醛进行转化,而体内乙醛多了,就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脸红。

喝酒上脸的人能不能喝酒喝酒上脸最好是不要喝酒。

喝酒脸红者体内富含乙醇脱氢酶,会迅速大量的把乙醇变为乙醛,但是这类人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乙醇的第二步代谢就会终止,这样,体内大量的乙醛致使皮肤发红,这其实是一种中毒的表现,而且乙醛致癌,危害不小。

几乎人体所有的代谢活动都需要酶的参与,酒精代谢也不例外。当身体摄入酒后,酒精(乙醇)在胃部就已经开始逐步被吸收进入血液并在肝脏代谢。酒精代谢首先经乙醇脱氢酶(ADH)催化转化为乙醛,进而在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帮助下转化为乙酸。

乙醛脱氢酶在大多数西方人种中普遍存在,而在东亚人种中却有很多人体内存在这种酶的缺陷。不少亚洲人喝酒之后立刻满脸通红甚至全身通红,有人称之为“AsianFlush”。

喝酒上脸的人练酒量更危险?喝酒上脸能不能喝酒?(2)

2、喝酒的误区有什么

误区一吃肉打底,能保护胃壁,不易醉。

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只会迟些醉,并非不易醉。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会令人容易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误区二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

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分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脏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误区三酒量和身材、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摄入同等数量酒精时,胖人和高个儿的人由于体内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相对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于对酒精的吸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个人基因、新陈代谢率、正服用的药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单靠身材、性别来判断。

误区四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会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酒精依赖肝脏代谢,长期摄入大量酒精,会令肝脏负荷过重,产生病理变化,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生育能力,诱发中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更增加致癌风险。

误区五喝酒御寒暖身。

饮酒后,血管受酒精刺激扩张变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带来暖意,但这只是一时假象:短暂温暖过后,由于血管无法及时收缩,反而会加快身体散热速度,令人感觉更冷。

误区六酒精是兴奋剂,一醉解千愁。

酒精其实是压抑剂,会麻痹大脑中枢神经,降低自控能力,令醉酒者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如大吵大闹,所以给人的错觉是兴奋、情绪高涨。不过,随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会逐渐产生各种不适,反而令人更加抑郁沮丧。

误区七平躺睡一觉就能醒酒。

醉酒的人常会呕吐,如果平躺,呕吐物会倒流入气道,阻塞气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须让醉酒者侧睡,以便使呕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也不要让醉酒者单独在陌生环境中休息,如KTV、酒吧等,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八冷水澡、热咖啡或浓茶,均有助醒酒。

冷水澡及热咖啡,或许会令人短暂恢复清醒,却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浓度。而咖啡及浓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均有利尿的功效,会刺激身体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于稀释酒精。

喝酒上脸的人练酒量更危险?喝酒上脸能不能喝酒?(3)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