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幼儿 >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宝宝发烧降温方法有哪些?[图]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宝宝发烧降温方法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4 13:53 宝宝发烧退烧降温

发烧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很多人感冒严重后就会发烧,其实宝宝在比较小的时候是很容易生病的,当妈妈们发现的时候宝宝已经在发烧了,给宝宝降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那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宝宝发烧降温方法有哪些?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宝宝发烧降温方法有哪些?(1)

1、就医退烧

原则上只要宝宝发烧超过38.5度,就要就医,请医生指导运用退烧药,并找到发烧的病因,对症治疗,而且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高烧反复不退,孩子精神萎靡、脸色苍白、反应差、哭起来不易安抚、不断呻吟、哭声弱等,要及时呼叫医生。

2、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39度时,除了就医治疗,家长还可自行运用物理降温方法,辅助退烧,减轻孩子不适。

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是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促进机体散热达到降温。

方法是: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控制在24-26℃。准备一盆32-34℃的温水,托起孩子,坐于盆中,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毕后,快速擦干身体,穿好衣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3、头部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普通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前额部或者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最好准备两条毛巾,每3~5分钟更换一次;于冷湿敷后30分钟测量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8℃以下时,则停止使用。

4、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做法是:用温水将酒精稀释到30%-50%,可用70%-95%酒精加温水(按1:1~1:2)配制,也可用白酒配制。用纱布蘸取酒精后,擦拭部位为:颈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等。擦拭全程应控制在20分钟内。

5、补充大量水分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时,要让孩子安静躺下休息,多喝白开水。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排出毒素;另一方面大量补充水分可以利尿,也能带走部分热量助于退热。

6、减少衣物或被子

宝宝发烧39度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因此,居室要开窗通气,解开颈部扣子,必要时应减少衣物或者被子,促进散热,不宜捂汗。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

7、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其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但也是有益无害。

8、宝宝发烧饮食降温

发烧时人体首先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营养物质,主要以流食及半流食为主,可用以下饮食:

1、绿豆汤:绿豆有清热、解毒、降温作用,最适宜发烧小儿食用。

2、西瓜汁:西瓜含水分充足,有止渴、利尿、除烦作用,是退烧的佳品,而且口味好,适宜发烧小儿食用,将瓜瓤及瓜皮榨成汁,加适量凉开水饮用。

3、鲜梨汁:梨子有清热、化痰、止渴、润喉的作用,而且含葡萄糖,能补充体力,非常适宜发烧的小儿食用。

4、米粥:粥是我国传统饮食,也是中药食疗的主要食品。从现代科学角度看,粥以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当,适宜发烧小儿食用。

9、39度要吃退烧药吗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运用退烧药。

使用退烧药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其二是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10、宝宝发烧不能吃什么

1、糖分高的食物

糖分过高的食物不仅会引起胃肠湿热,还会影响宝宝食欲。糖分过高的食物易引起腹胀导致消化不良,从而使得病情好转速度变慢。糖分过高的食物,有巧克力蛋糕等甜品、果汁、蜂蜜、甜饮料等。宝宝在喝牛奶的时候尽量不要放糖,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2、油腻的食物

宝宝发烧肠胃功能不怎么好,宜食用一些清淡有助于肠胃蠕动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增加饱腹感和增加肠胃的负担,不易消化。长期食用油腻食物会造成宝宝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的油腻食物,有奶油蛋糕、带油的鸡汤、肥腻的猪肉等。

3、过凉的食物

发烧宝宝食用过凉的食物会引起肠胃急速紧缩,从而导致宝宝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吃多冷饮会败坏宝宝口味,对主食失去兴趣,导致营养不良病症。因此在宝宝发烧时,不要给宝宝是冷饮等过凉的食物。健康的时候也要控制食用冷饮的量。常见冷饮有,雪糕、冰激凌、棒棒冰等。

4、高热的食物

宝宝发烧,内火体热,应食用性味甘寒的食物。不应该吃一些性味甘温的食物,以免加重宝宝发烧状况。常见易生热的食物有,龙眼、荔枝、狗肉、羊肉、柑橘等。因此,此类性热的食物在宝宝发烧期间要慎食。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