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食材选购 > 冬季喝什么汤养胃?冬季护胃的汤怎么做?[图]

冬季喝什么汤养胃?冬季护胃的汤怎么做?[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1 00:58 喝汤养胃消化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适合喝一些热汤,喝汤还可以暖胃,胃部在冬季不注意保暖,容易受凉,引起胃部不适,喝一些汤对胃部的好处有很多,养胃汤的做法也有很多种,那么冬季喝什么汤养胃?冬季护胃的汤怎么做?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汤。

冬季喝什么汤养胃?冬季护胃的汤怎么做?(1)

1、暖胃驱寒汤推荐

(1)桂枣山药汤

材料:红枣12枚,山药300克,桂圆肉、砂糖各适量。

做法:将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加入桂圆肉、砂糖,继续煎煮至桂圆肉散开时即可。

功效:有补脾和胃、益气血的功效。

(2)萝卜羊肉汤

材料:羊肉750克,白萝卜500克,姜3片,盐、鸡精、料酒、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粗丝;白萝卜洗净、切丝,起锅加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开水,加盐、鸡精、料酒、胡椒粉调味,待水开后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萝卜,稍煮即成。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温胃散寒的功效。

(3)紫苏生姜红枣汤

材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枚。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生姜切片;鲜紫苏叶切丝,共放入砂锅内,加温水适量,用武火煎煮至沸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去紫苏叶、姜片,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

功效: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的作用。

(4)鳙鱼党参汤

材料:鳙鱼1条,党参15克,草果1.5克,陈皮、桂皮各3克,干姜6克,胡椒10粒,葱、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鳙鱼去鳞、鳃及内脏,与党参、草果、陈皮、桂皮、干姜、胡椒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煎煮至沸后改用文火炖,待鱼肉熟烂,加入葱、酱和精盐调味,稍煮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

中医认为个体有异,应辨证施治。本版诸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诊疗。如应用,务必参考医生意见。

(5)开胃营养牛肉汤

用料:牛肉、生粉:1汤匙。

调料:酱油1汤匙、油1汤匙、盐适量。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

2.牛肉洗净切薄片,用上述调味料腌制,待用;

3.大白菜切段,约3厘米长;西红柿每个切4瓣;土豆去皮切薄片;胡萝卜去皮切小滚刀块;

4.锅烧热,不加油,把西红柿放入煸炒,至软烂;

5.往锅内加4碗水,放入大白菜、土豆、胡萝卜、姜片,煮15分钟,再加入腌好的牛肉,煮至牛肉变色,下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

此汤香味浓郁,口感微微酸甜,营养丰富、开胃健脾。但牛肉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更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所以不宜常吃,一周一至两次为宜。

2、喝汤的误区

误区1:人人都能喝浓汤

“汤越靓,营养越高”。其实并非如此,何凤怡说,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因此,何凤怡认为,并非人人都能喝这些美味的老火汤,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因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汤的鲜美还与汤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关,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误区2:煲汤越久,营养越好

广东人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何凤怡说,经过长时间的煲煮,许多营养素还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

误区3:喝骨头汤能补钙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医师何凤怡说,实际上,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公斤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3毫克钙。按成年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误区4:吃肉不如喝汤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何凤怡说,老火汤的鲜味,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

,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2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如果吃肉不喝汤等于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