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男性 > 高二男生教室内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患抑郁症住院[多图]

高二男生教室内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患抑郁症住院[多图]

大众健康网 2018-12-13 12:22 高二男生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

在濮阳市一所高中内,一名高中二年级的男生被一群女生在教室里追打着,几个女生打男生的头,对男生拳打脚踢,事后该视频被曝光,受伤的男生现在在医院里接受治疗,男生因此而患上了抑郁症。受害者家长希望学校能够给一个说话,几名施暴女学生极其家长应该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认识错误。

高二男生教室内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患抑郁症住院(1)

1、患抑郁症住院

近日,网上有一条这样的消息在濮阳当地的朋友圈中传播,濮阳市一所高中内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一名男生被打成抑郁症?

据调查,视频中的内容发生在濮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的一间教室内。画面中显示,有六七个学生在围着一个男生殴打,动手的人当中还有一个女生最为显眼,不停的对着这名男生拳打脚踢。在拳打脚踢的过程中,几个同学面带笑容,而且还有人双手竖起了大拇指。

画面当中被打的男生叫小鸿,今年17岁,就读于濮阳市外国语学校。小鸿妈妈告诉记者,小鸿因长期被人殴打,心理出现问题,目前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过年那会儿,我就看到他手发颤,我没他怎么回事他没说。”小鸿当时并没有告诉家人发生了什么,而韩女士发现儿子开始频繁厌学,尤其是最近,情况越来越严重。回家后经常躲在被窝里哭,吃饭也不正常。

小鸿妈妈说,估计孩子这一次被打后实在受不了了,这才说出来。小鸿讲述了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殴打的经过。随后,韩女士便来到学校调取了当时的监控录像。“当时有三四个同学在打,其余的都是在起哄。打脸,拍脖子拍头,还用脚跺。”韩女士看到孩子被打的画面很气愤。“ 孩子老实,不敢吭气,(打人的学生)拿我们当玩意一样耍着玩。”

韩女士说,小鸿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在家长面前非常的乖,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的责任在校方。小鸿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打我,不敢跟校长反映,他们说如果跟老师说了 会打的更厉害。”

前几天,韩女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了诊断,初步断定为慢性外伤后头痛,创伤后应激障碍。

学校方面承认自己存在过错,并且表示会积极的处理。濮阳市教育局也发出了一份关于小鸿被打的情况说明,他们已经对学校做出了处理,组织事件相关的学生,公开向小鸿及其家人道歉。

高二男生教室内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患抑郁症住院(2)

2、抑郁症自我调节

第一、多与外界接触。

抑郁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不愿意“走出去”。这时候,首先一定要改变这个习惯,走出这个封闭的空间,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最好去一些绿色植物茂盛、空气清新的地方,比较能够缓解心情。

尤其是在家带孩子的母亲,因为劳累和婆媳相处得不好,最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就更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和其他的妈妈多多交流,缓解内心的抑郁。

第二,增加锻炼和运动的时间。

最好是多加一些户外的运动,比如爬山、跑步等等,这不仅能锻炼体魄,还对调节心情非常有帮助,能够大大缓解抑郁症。(如果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的话,去减肥或者健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三,为自己找一点感兴趣的事情做。

抑郁症的人总是很茫然,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这时候,给自己找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说看书、摄影、看电影、逛公园、甚至打打小麻将,玩玩游戏等,转移一部分注意力,让生活充实起来。

第四,多与不同的人沟通。

这一点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开内心封闭的方法,一旦与人交流多了,心静自然而然会开阔起来,抑郁也会不药而愈。

第五,哭。

哭是一种极为有效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如果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找一个无人的角落放声大哭吧,哭完就会觉得心态好很多,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能让你倒在他怀里哭,效果就更好了。

第六,大喊。

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心里憋得慌,想吼出来,那么就不要犹豫,跑到阳台上放声大吼:“XXX,你就是个大SB。”“XXX,没有过不去的坎,你行的!”“XXX,他又不爱你,你难受个什么劲啊!”吼完之后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清净了!

至于有些人会用异样目光看你,关老娘什么事?

第七,如果以上方法全部行不通,感觉情况比较严重,不要随便使用抗抑郁药物,最好尽早去咨询专业医生。

高二男生教室内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患抑郁症住院(3)

3、抑郁症的症状有

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le):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包括3部分。

1.核心症状 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

(1)情绪低落:常常表现为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感到自己无用(Worthlessness)、无助或绝望,认为生活毫无价值;或感到自己的疾病无法好转,对治疗和康复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绝望,认为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连累了家人,甚至厌世、不愿活下去,产生自杀观念。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是自杀企图和行为,一旦有自杀决心,常比青年病人更坚决,行为更隐蔽,成功率更高。老年期抑郁常伴有焦虑,表现为捶胸顿足、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徘徊于斗室之中。

(2)兴趣缺乏:对以前的各种业余爱好和文体活动如下棋、打牌、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均缺乏兴趣,或不愿见人,不愿讲话,对任何事物不论好坏都缺乏兴趣。

(3)乐趣丧失:或快感缺失(anhedonia),无法从家庭、工作或生活中体验到乐趣。

上述3个核心症状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以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也可以只表现其中的1种或2种症状。有些患者虽然可以单独参加一些活动,或在家人、朋友的劝说下勉强参加一些活动,但却无法从中获得任何乐趣,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亦有些患者不承认自己情绪不好,但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或丧失乐趣。

2.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焦虑、自罪自责、妄想或幻觉等7个方面。

(1)焦虑:往往与抑郁同时存在,有时常成为抑郁的主要表现之一。患者在焦虑时常可伴发躯体症状,如心悸、胸闷、汗多、尿频等,甚至这些躯体症状可成为患者的主诉。

(2)自罪自责:常无端内疚,认为自己的疾病给家人带来了负担,对不起父母、子女或亲朋,甚至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痛悔不已,妄加责备,严重时会达到妄想的程度。

(3)妄想或幻觉:一种是所谓与心境相和谐(mood-congruent)的妄想,即妄想的内容与却郁状态相称,如脑血管病无法恢复妄想、罪恶妄想、灾难妄想、无价值妄想或常听到一些遣责自己、嘲弄自己的听幻觉等。另一种称为与心境不和谐(mood-incongruent)的妄想,即妄想的内容与抑郁状态不相称,如被害妄想、被折磨妄想、无任何情感成分的幻听等。但所有这类妄想均不具备精神分裂症妄想的特征,如荒谬性、怪诞性、原发性等。

(4)认知症状:抑郁所伴发的认知症状往往是可逆性的,如记忆力的下降、注意力的分散等,这些症状常随着治疗的好转而缓解。有些患者可出现认知扭曲,如把周围的一切都看成是灰色的,对任何事物都做出悲观失望的解释等。

(5)自杀观念和行为:患者常常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觉得活着没意思,经常想到与死有关的事情;重者会主动寻找自杀的方法并付诸实践,甚至有患者在杀死数人后再自杀,从而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这类患者要高度警惕,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同时应请精神科专业医生会诊,必要时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6)自知力:抑郁患者的自知力受其意识障碍的程度影响很大,意识障碍严重的患者自知力亦完全丧失;相当部分意识完全清楚的患者自知力完整,会主动求医并配合治疗。

(7)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精神运动性迟滞(psyehomotor retardation)的患者常表现为思维缓慢、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行动迟缓、做事慢,重者可达到木僵的程度。精神运动性激越(psychomotor agitation)的患者则表现为思维跳跃混乱,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但其思维毫无条理、毫无目的;行动上也表现为紧张不安、烦躁激越,甚至动作失控。思维内容贫乏、迟缓,似乎想不起什么来,部分病人常回忆不愉快的事件;在抑郁心境的背景上,病人过低评价自己,常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自责自罪,产生厌世观念。有80%的病人有记忆功能障碍,有的可表现有书写、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有类似痴呆的表现,国内外作者将此种表现命名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3.躯体症状主要包括睡眠紊乱、精力丧夫、食欲紊乱等6个方面。

(1)睡眠紊乱:常诉说入睡困难,夜间多梦或早醒,而且醒后无法再入睡,睡眠感丧失等,这是卒中后抑郁患者较常见的症状,尤以早醒最具特征性:但也有部分患者恰恰相反,表现为睡眠增多。

(2)精力丧失:表现为懒惰、疲乏、整日无精打采,不愿讲话、不愿见人,常与精神运动性迟滞相伴随。

(3)食欲紊乱:常表现为食量减少,没有食欲,长久则出现体重减轻,甚至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食欲亢进和体重增加。

(4)晨重夜轻:常表现为在清晨醒后即开始为这一天担忧,不知该怎样度过,从而忧心忡忡、心情郁闷,至午后或傍晚才有所减轻。但也有少数患者的表现与之相反。

(5)性功能减退:可从性欲减退到完全丧失,或勉强有性行为而无法从中体验到乐趣。

(6)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可主诉各种症状,如头痛头昏、肢体疼痛、周身不适、心慌气短、恶心嗳气、尿频多汗等,常被诊为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应注意鉴别。

高二男生教室内遭同班女生拳打脚踢,患抑郁症住院(4)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科疾病,抑郁症的患者人数在临床上是呈上升的趋势的,这是因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经常面对着来自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压力,让人觉得累,时间久了,心里的落差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抑郁症患者要及时的接受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自我调节,才能走出阴影。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