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月经吃什么排污血?月经期吃哪些食物有好处?[图]

月经吃什么排污血?月经期吃哪些食物有好处?[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6 13:49 污血经期月经经血

其实女性应该知道经期的经血其实是一些代谢废物和淤血,如果经血不畅的话就很容易痛经,而且毒素不能顺利排除体外当然对身体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经期的时候可以吃一些食物帮助排污血缓解痛经,那月经吃什么排污血?月经期吃哪些食物有好处?

月经吃什么排污血?月经期吃哪些食物有好处?(1)

1、月经期间吃什么排污血

1、我们月经来潮的时候因为失血而损失了血液中的血浆蛋白、铁、钾、钙、镁等(尤其是月经量多者),正在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喝上一碗红豆沙、红豆汤或者红豆粥,既美容又补血,的确是女性经期补血的必备食物。

2、经期喝红糖水,有助于排除毒素、排除淤血,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

3、可以适当的吃点甜食,可以帮助排毒和排污血。而且这个时候可以放肆的吃甜食了,因为不会胖的。

4、月经期容易腰痛、食欲不好,这时要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5、月经期间多喝温水、多上厕所,更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垃圾,而且多喝水还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这样也可以减少盆腔充血。多吃蔬菜,保证营养均衡。

6、月经期肾脏发挥排毒最大作用,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别吃生冷的东西,黑色的东西大多是利于排毒的,月经时多吃黑色的东西,比如说黑木耳也是非常好的。

2、月经期排污血食谱

1、红豆紫米粥

花生、紫米、红豆提前浸泡半天。将山药削皮,切块。然后烧开一锅水将所有的材料都放进去,搅拌一下,再转小火慢慢煮。等豆子和山药都煮了就差不多了。期间差不多要40来分钟。在经期喝的话,可以加点红糖,这样有利于补血。

2、玫瑰花茶

荷叶、何首乌各1.5钱,黄芪、玫瑰花、桑叶各1钱,炒决明子、茯苓、枸杞各3钱,麦冬5钱。将上述的材料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有疏肝理气、降脂瘦身之功效。

3、当归生姜红枣茶

姜、当归、红枣、枸杞、红糖。当归、红枣用水洗干净后,浸泡十五分钟,然后连水一起倒入锅中,生姜洗净可去皮可不去,切片加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约二十分钟,加入适合自己甜度的红糖。糖融化后加入枸杞子,稍煮两分钟即可出锅饮用,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4、姜枣红糖水

干姜10克,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水。喝汤,吃大枣。温经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兼呕吐者。

3、排污血不能吃什么

1、巧克力的糖分非常高,过量的糖分会让身体内的微量矿物质消耗掉,这样反而令你在生理期更加虚弱。

2、辛辣的食物容易造成月经不调或者月经过量。严重的话还会影响生理期的代谢,甚至让身体囤积着大量的脂肪。

3、茶叶含有咖啡碱,咖啡碱会让身体产生兴奋的情绪,还会加快身体的代谢功能。如果在经期喝浓茶会严重月经期,并且会增加月经量,影响身体健康。

4、不同症状的调理方法

1、月经过少:指月经量少,1~2日即净,或点滴即止,经色淡红,面色无华,皮肤干糙,头晕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温,舌淡,脉虚细,多属血虚型。宜补气养血以养冲任,可用鸡血藤9~15g(干品),大枣10枚,瘦猪肉200g,炖服。夏季在每次月经前,连服5天,每天1剂。

2、月经前期:指月经每月提前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月行经2次,又称为“月经超前”。气血虚弱者常见血量多而色淡红、质清稀,精神疲倦,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无力。宜在夏令双补气血,可于立夏后用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g,将鸡洗净,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烂熟、去药渣。调味后食肉喝汤,分2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每个月经周期服3~5剂。

3、月经过多:指月经量多,过期不止。气虚者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可用老母鸡1只,黄芪10g,艾叶15g,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黄芪、艾叶(布包)清蒸或煮汤,分2~3次食用。夏季每逢月经期,连服2~3剂。

4、月经后期:指月经周期经常错后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经1次,又称为“月经错后”。血虚者常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小腹空痛,体弱乏力,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肤干枯,舌淡苔少,脉细无力。宜在夏令补血调经,可用羊肉500g,黄芪、党参、当归各25g,生姜50g。将羊肉、生姜洗净切块,药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小时,去药渣,调味服食。夏季每逢月经后,每天1次,连服3~5天。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