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怎样应对预产期比较好?内裤上有血迹要怎么办?[图]

怎样应对预产期比较好?内裤上有血迹要怎么办?[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6 16:26 预产期流血生产

对于分娩这件事,在预产期的女性应该都是非常的紧张的,因为,预产期接近,就代表着,我们与宝宝的第一次接触时间就要到了,对于预产期接近,其实也不用太过紧张,,做好准备就好,那么,怎样应对预产期比较好?内裤上有血迹要怎么办?

怎样应对预产期比较好?内裤上有血迹要怎么办?(1)

1、怎样应对预产期更好

1、计算预产期的各种方法

最后一次月经计算法:将最后一次月经来潮的月份减掉3(不足者加上9)或月份直接加9也可,日数加上7,即为预产期。例如:最后一次月经为3月5日开始,预产期则为当年12月12日。

以受精日计算:若知道受精日,从这天开始经过38周(266天)即为预产期。使用基础体温者知道排卵日,则可计算出受精日。这比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日计算预产期的方法更精确。由子宫大小推定:根据子宫底的高度测定怀孕周数。

超声波(B超)检测法:对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日不确定的人而言,这是较准确的方法。由于可计算出胎囊大小与胎儿头至臀部的长度,以及胎头两侧顶骨间径数值,据此值即可推算出怀孕周数与预产期。

其中以最后一次月经开始日计算预产期的方法最为常用。

2、预产期计算器准吗

假如利用预产期计算器计算,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整个孕期约为40周,即9个月零7天左右,通过末次月经时间可以推算预产期。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时间的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但是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能会相差1~2周,如果孕妇的末次月经日期记忆不清或月经不准,就需要医生代为测算预产期。

要注意的是,预产期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科学家们统计过只有53%左右的妇女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预产期可以提醒你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范围,但不要把预产期这一天看得那么精确。到了孕37周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但不要过于焦虑,听其自然,如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出现,有条件的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小编碎碎念:上面就是关于女性需要了解的怀孕知识,当然,母婴小编也是温馨提醒大家,若是了解了关于预产期计算器的女性,也要重视计算预产期的方法,从而掌握最佳的方法计算出自己的预产期。所以,准妈妈们不妨试试以上的方法。

2、内裤上有血迹怎么办

1.三种常见原因

在孕早期内如发现内裤上有血,通常会有三种原因:

①女性私处出血,进行女性私处检查立即可以判明。

②肛门出血,孕妇通常会便秘、以至于痔疮的发病率较高,可能导致排便后出血。

③尿道出血,可能是由尿路感染或结石而引起的出血,进行尿常规检查提示满视野红细胞可以帮助诊断。

此外还有少见的情况,为外阴疖肿或是病变出血。

2.女性私处出血

孕期女性私处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孕早期出血常与胚胎自然淘汰有关。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另外几种可能性,例如胎盘位置低、宫颈炎症(息肉常见)、女性私处炎症和外阴炎症等引起的出血。

具体是什么症状,通过女性私处(女性私处视诊)检查、B超和血液激素化验结果可进行初步判断,明确原因,及时诊治。

孕早期女性私处出血的诊疗程序

孕早期伴有女性私处出血属于异常状况,可能为先兆流产的表现,也可能是胎停育或宫外孕的表现。

出血可以停留在宫腔内,也可以单纯表现为女性私处少量出血,或者二者兼有。

一旦发生出血状况要进行女性私处检查,确认出血是否来自子宫,然后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是否为宫内孕。

如确认为宫内孕,并超声检查了胚胎的生长情况,如果排除了是因为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出血,应检查黄体酮水平寻找出血原因。

如黄体酮水平低,则需要补充黄体酮,常用的保胎药物为天然黄体酮类制剂,不主张一有出血就使用黄体酮盲目保胎。

对于少量出血但超声检查正常的孕妇,胚胎丢失率小于15%,出血停止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无需卧床休养。

我曾经多次遇到孕早期少量出血一直在使用黄体酮保胎的孕妇,结果妇科检查发现女性私处一滴血也没有,说明出血并非来自子宫,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保胎药物。所以明确出血的原因很重要,孕早期遭遇出血问题一定要进行女性私处检查,避免盲目使用黄体酮保胎。

诊治女性私处出血的重要性

1.做好妇科检查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很多孕妇怀孕后拒绝妇科检查,本来仅是外阴或女性私处的原因反复出血,却一直按照子宫出血在保胎,治疗方向出现问题,当然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2.女性私处出血属于异常现象

其次孕早期出现女性私处出血属于异常现象,可能是宫内妊娠的先兆流产,也可能是宫外妊娠的临床表现。

对于这类女性私处出血的孕妇,建议进行超声检查,明确胚胎着床的部位和胚胎发育情况。

超声检查对于有女性私处出血的孕妇非常重要,可以尽早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