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母婴 > 关于孕囊的知识有哪些?产后容易出现哪些危险?[图]

关于孕囊的知识有哪些?产后容易出现哪些危险?[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6 17:14 怀孕产后子宫

关于怀孕以后,女性的身体会有哪些转变,很多人自己其实都是不太清楚的,怀孕以后,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其实身体是会有一个孕囊出现,并且,孕囊只有在怀孕初期能够被观察到,那么,关于孕囊的知识有哪些?产后容易出现哪些危险?

关于孕囊的知识有哪些?产后容易出现哪些危险?(1)

1、关于孕囊的知识了解

月经28~30天规则来潮的妇女,停经35天,B超就可以在宫腔内看到孕囊。在怀孕6周时孕囊直径约2厘米,孕10周时约5厘米。

孕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前壁、后壁、上部、中部都属正常;形态圆形、椭圆形、清晰为正常;如孕囊为不规则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妇同时有腹痛或女性私处流血时,可能要流产。

孕囊是原始的胎盘组织,被羊膜、血管网包裹的小胚胎。孕囊是怀孕最初的形态,那时候胎儿还没有形成,胎芽出现时已经有胎心跳动了。

自然流产排出的孕囊是什么样的

自然流产排出的孕囊50天左右是发粉色的放在水里可以漂起来的似棉花团样的东西。大概2-3厘米。有时伴有血块。

自然流产之后出血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如果超过一周的话,那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b超。

一般来说,在药流后排出一块白色的像肉一样的东西就是胎囊和胚胎。黑色又像青色,形状像鱼的肠子,那是子宫内膜。

药流后半月应到医院复查,必要时做B超检查,以确定流产效果。

自然流产后注意事项

1、注意适当休息

因为流产后,出血量较正常月经量多,如过度劳累,子宫复旧不良,则可能延长女性私处出血时间,通常的休息时间为两周。流产后两周内应避免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2、注重个人卫生

流产后女性私处出血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2周,这个时候抵抗力较差,可能会发生感染等情况,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要特别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及时淋浴清洗外阴部,卫生纸要时常更换,两周内避免盆浴,勤换洗内裤,一个月内要禁止同房,以防止细菌感染。

3、适当增加营养

在充分休息、合理饮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食品。食物选择既要讲究营养,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4、保持心情舒畅

调整作息时间,适当运动,每日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作息不规律等情况。如果工作,应当在流产休息之后调整工作状态,避免过大工作压力。孕妇对于自然流产不要有过于消极的心理,调整好心情也有利于身体恢复。

2、产后容易出现的危险

产后留意!早期出血危险性较高

产后出血广义来说是指胎儿娩出后的(非恶露性质)出血。但究竟多少的出血量,才算超过正常范围?根据标准,产后24小时内总出血量自然产大于500c.c.、剖腹产大于1000c.c.,都算是产后出血。即使如此,曾朝阳医师补充道,根据临床经验,有些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做会阴切开,导致出血量提高,此属正常现象,毋须担心。

产后出血会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期」(Primary/Early)和「后期」(Secondary/Late)两种:前者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的;后者为分娩后24小时后到六周内发生的。早期的产后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险性也较高,必须立刻作适当的处理。

引发早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产道损伤、植入性

胎盘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几种,其中以子宫收缩不良为主要原因。另外,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也会使子宫收缩无力,多产次孕妇由于子宫肌肉有纤维化现

象,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机会也增多。曾朝阳医师提醒,头胎发生过产后出血情

况的女性,在第二胎产后尤须特别小心观察。

原因1子宫收缩不良

所谓子宫收缩不良,意即产妇子宫无法有效收缩,导致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部

位的子宫壁内血管窦不能关闭,而引发致持续大量出血,常见于子宫无力、多胎

怀孕、羊水过多、巨婴、应用大量镇静剂或者产程中麻醉止痛、产程过长或过短、

施打摧产素等状况。

若产妇子宫收缩不良,可透过血管注射,或直接将收缩剂注射在肚皮上,穿过肚皮进入子宫。子宫收缩剂是为一种前列腺素,会让产妇在分娩过后几天,哺喂母乳时感觉肚子痛痛的、硬硬的,这是正常的情形,因为子宫正在收缩。哺喂母乳除了能帮助子宫收缩,还提供宝宝至少两个月、来自妈妈的满分养份,十分值得鼓励。

原因2产道损伤

曾朝阳医师表示,产妇在分娩后至少应观察两个小时,若子宫收缩良好却持续出血,即有可能是产道损伤。例如巨婴,宝宝的头太大、肩膀太宽会造成妈妈的产道撕裂伤,会阴、女性私处壁、子宫颈也会裂开,须马上缝合。只要缝合平整,就不会出血了。

原因3胎盘残留

还有一种情形是胎盘残留。通常在产妇生产后半小时内,胎盘也会一并娩出,但有些医师会在产妇生产后十分钟,开始按摩子宫,待子宫一收缩,便顺着脐带慢慢把胎盘拉出,然后将其切开,检查是否完整。若有缺少或残留的胎盘组织附着在子宫壁内,也会造成产后出血。

原因4植入性胎盘

较为罕见的植入性胎盘,意指胎盘在产妇生产后无法自子宫剥离,直接附着在子宫肌肉层上,会造成持续大量出血。在无法控制出血的情况下,若产妇未来没有再生育的计划,必要时医师会建议切除子宫,以确保母体的健康。

罕见的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是非常少见的例子,但也会造成产后的大量出血。由于胎盘娩出后连同子宫一起拉出来,造成子宫无法收缩而持续出血,此时医生会顺着产道进行手工操作复位。若仍无法恢复就要进行手术。

原因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死胎、羊水栓塞及严重的胎盘早期剥离等原因,会造成凝血功能不足,产生凝血问题。一般血液大约在半小时后,会凝结成类似果冻的形态,但如果血流时间过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不足,即便再久仍呈液状,这就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essiminatedintiavascularcoagulation,DIC),应立即补充体液、血液和凝血因子。曾朝阳医师表示,产妇持续出血或输血太慢才会发生以上状况,若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产妇生产过后的状况,就能避免。

羊水栓塞最危急!

在产台上最危急的情形之一莫过于羊水栓塞,死亡率高达80%。曾朝阳医师表示,羊水栓塞有可能肇因于生产过程的压迫,使羊水进入肺部堵塞血管,但目前仍无从预防。当羊水栓塞发生,产妇会觉得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并伴随脸色发黑、血压下降、大量出血以及血液不凝固等情形,好发于产前、产后5分钟左右。大约20%的产妇在急救后可保住生命,但却可能留下后遗症。由于大量出血,血液带氧量不够致使脑部缺氧,脑下垂体的前叶因缺氧而受损,引起神经方面损坏,例如记忆力变差或是无尿症、无月经症。

无尿症:产后大量出血,持续血压低于80mmHg可能引发产妇的肾小管损坏,成为无尿症。

无月经症:脑下垂体因缺氧而受损,造成日后的内分泌失调和无月经症。

奶水缺乏:由于产后大量出血造成产妇缺少奶水,但因为缺乏母乳哺喂,少了对子宫的反射刺激,使得子宫更加收缩不良。

当产后出血状况发生,需仰赖医师专业判断做处理,因为无论瞬间的大量出血或长时间的少量、持续出血,都会造成产妇休克,特别当出血量超过1000c.c.,患者会出现头晕、冒冷汗、心跳加快、脸色苍白,视力模糊、想睡觉、血压下降的状况。曾朝阳医师表示,此时除止血外,透过点滴和静脉注射维持正常的循环血量也是重要的处理目标。

坐月子补品越补越大洞?

台湾妇女生产后坐月子的圣品「生化汤」,主要功能是去活血化瘀,不适合产后直接服用,反而会造成出血。曾朝阳医师建议,产妇使用生化汤前应先经过中医师诊断,征询其意见以确保体质适合服用。但如果按照西医的说法,则不一定需要服用生化汤,如果子宫收缩良好,只要多休息、摄取均衡的营养即可。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