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幼儿 > 怎样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宝宝感冒后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图]

怎样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宝宝感冒后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6 19:23 抗寒感冒婴幼儿

在每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爸爸妈妈们都是会给宝宝准备很多的冬装,主要是要求能够真正的保证宝宝不会被动刀,能够有非常的好的保暖效果,但是,其实除了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的工作以外,还需要让宝宝的抗寒能力能够提升,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怎样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宝宝感冒后的防治方法有哪些?(1)

1、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

加膳食纤维

冬天里,宝宝运动少,较易出现大便干燥的问题,因此应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妈妈们可让宝宝适当多吃菠菜、芹菜、高粱、玉米、黄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加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室外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每周2-3次,每次400单位。

加无机盐

有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就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要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小编在此建议妈妈冬季多让他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这些蔬菜的根茎中所含无机盐较多。

加钙

在冬天,宝宝们户外活动时间大大缩减,与阳光“亲密接触”的机会也相应减少,很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妈妈们、还应让他们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

减生冷食品

冬季妈妈们应注意让宝宝少食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另外,小编建议妈妈们多采用炖、煮、蒸、煲、烩等烹调方式。

减补品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冬季气虚体寒,应当多多进补,其实如果补品食用不当,不仅会使宝宝食欲下降,还可能引发肠胃问题,甚至出现性早熟的现象,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注意慎用补品。

2、宝宝感冒后怎样预防

婴儿感冒了怎么办:

1、带着宝宝去医院,医生常会要求宝宝进行一些检查,这样才能知道感冒的原因。

2、如果是病毒可爱冒,并没有特效药,主要就是要照顾好宝宝,减轻症状,一般,过上7~10天就好了。

3、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医生往往会给宝宝开一些抗生素,一定要按时按剂量吃药。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病早点好,常会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这可万万不行,否则会事与愿违。

4、如果宝宝发烧,应当按照医生的嘱托服用退烧药,体温低于38.5℃,不用服用退烧药。不要乱吃感冒药。1岁以内的婴儿,乱吃感冒药往往弊大于利。

5、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宝宝吃奶困难,你就需要请医生给你开一点盐水滴鼻液,在吃奶前15分钟滴鼻,过一会,即可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滴鼻水可以稀释粘稠的鼻涕,使之更容易清洁。如果未经医生允许,千万不要给孩子用收缩血管或其他的药物滴鼻剂。

小儿感冒,本身就非常的不舒服,那么,作为家长正确的护理患儿就更加的重要:

1、一定要保证良好的休息,宝宝劳累的话抵抗力会更低,尽量让宝宝多睡一会,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2、如果宝宝鼻塞,可以在宝宝头下垫一两条毛巾,稍稍抬高头部缓解,要注意的是两岁以下的宝宝都不要直接睡在枕头上,那样容易引起窒息或损伤宝宝颈椎。

3、保证宝宝的饮食,多喝水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释一点,容易清洁。多给宝宝吃碱性食物,例如苹果、葡萄、番茄、胡萝卜等碱性食物会抑制感冒病毒的繁殖。另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例如果汁可以预防病毒感染,强健体魄。

4、为了让宝宝呼吸顺畅,要帮宝宝清理鼻涕,可以在宝宝鼻孔中抹一点凡士林油减轻鼻子的堵塞,也可以使用吸鼻器或者用棉球捏成小棒状粘出鼻涕来。

5、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空气要定期通风换气,同时还要避免宝宝接触小动物。

预防孩子感冒的2种营养: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儿科学家提出,冬春季节儿童体内缺乏Vit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研究人员对140例死亡儿童研究结果的结论是:在感冒等呼吸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给儿童增加富含VitA的食品,可使儿童死亡率减少四分之三。美国科学家认为VitA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取得抗感染效果的。此外,VitA可减少麻疹的患病危险和死亡率。富含VitA的食物有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动物肝、奶类等,必要时可口服VitA制剂,婴儿每日1,500—3,000单位,年长儿每日3,000—5,000单位。

富含锌的食物

研究表明,锌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美国科学家用锌剂抑制艾滋病毒已获得初步成效,专家们用锌剂治疗流感已取得良好效果。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些富含锌的食品有助于机体抵抗感冒病毒,其机理是:

⑴锌元素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

⑵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吞噬细胞的功能。肉类、海产品和家禽含锌最为丰富。

此外,各种豆类、硬果类以及各种种子亦是较好的含锌食品,可供选用。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