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低血压和贫血有关系吗?低血压和贫血有什么区别?[图]

低血压和贫血有关系吗?低血压和贫血有什么区别?[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5:09 中医中药方剂消食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发病主要表现在中老年人群当中,但是低血压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因为低血压的症状首先是不明显,而且一般不会有很急的症状,但是其实时间久了之后还是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一般低血压和贫血有什么区别呢?

低血压和贫血有关系吗?低血压和贫血有什么区别?(1)

1、低血压贫血两个概念

有些人把低血压和贫血相提并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低血压时心脏机能不完全,血压调节失衡引起的症状;贫血则是制造血液的红血球或者白血球减少,形成缺氧的症状。一般来说,低血压可以通过量血压获得,贫血则要抽血检验才能确认。

2、低血压没有明显症状

低血压没有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往往患了低血压不自知。一般低血压患者会出现长期耳鸣、头痛、头晕、四肢冰冷、思考力减退,女性出现“停经”等现象。体位性低血压,常常发生在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身上,可能是药物造成,性格急躁者会因为剧烈运动变化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低血压的自我疗法

1.起床或者站立前,先以紧压伸缩的方式握手,可缓解突然的血压下降;

2.少食多餐;

3.垫高床头并调整睡眠方式,床头必须高于床尾,起床时慢慢坐起,动作不能急;

4.平躺或者起身时,最好放慢动作,可现在床沿坐2-3分钟,让脑部血压供应充足,再下床走动;

5.常做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建议低血压患者,白天时不妨多散步。即使坐着也要适当活动下双腿,帮助血液回流。平时穿着弹性袜或裤脚较紧的长裤,也可以改善低血压的情况。如果通过上述的方式,仍然不见效果,必须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

低血压与贫血的区别

低血压: 低血压病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

4、贫血的一般症状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 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若是贫血: 平时可以煮好枣银耳羡,花生的外皮也有用,所以平时的餐点可以吃些有花生的菜式。 最方便的就是坚持每天吃十来颗红枣,市场卖的那些去核的买几两来,每天洗下就吃,坚持吃会有好的效果的,当然,平时还是要注意多活动筋骨,使血液顺畅活血,这样才容易出效果哦。

5、若是低血压

对低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加强体育锻炼和采取科学的饮食方法,往往会取得一定效果。 首先,饮食要合理搭配,不能偏食,荤素兼吃,平时宜多食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干鲜食品。这些食物有养心补血、健脾益脑之功,既能增强心血管功能,又能提高大脑神经中枢调节血压的功能,对改善低血压有显著作用。

若是低血压伴有贫血者: 宜多吃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如贝类、猪肝、瘦肉、蛋黄、豆腐、鱼、虾、鳗鱼、牛奶、大豆、菠菜、番茄、柑子、葡萄等。血液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升高,不但能纠正贫血,而且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有利于偏低的动脉血压上升。同时还应适量吃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据研究,胆固醇是人体内多种激素的原料,与血压的升降有密切关系,它能提高动脉血管的紧张度,促进血压上升。

6、低血压的常见危害

患有低血压的人除了出现头晕乏力,脸色苍白的症状外,心情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低血压反应会导致出现昏厥现象,有时候突然昏厥还会造成骨折等外伤,并且低血压严重患者还伴随有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现象出现,甚至大大增加老年痴呆症概率。患者会出现口齿不清,呼吸困难现象。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