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营养科普 > 核桃有什么功效价值?核桃最营养的吃法有哪些?[图]

核桃有什么功效价值?核桃最营养的吃法有哪些?[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5:59 核桃坚果干果

核桃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其中含有的丰富营养成分对健康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吃核桃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那么核桃有什么功效价值?核桃怎么吃最营养?核桃的功效价值极高,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吃核桃带来的好处,以及吃核桃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核桃有什么功效价值?核桃最营养的吃法有哪些?(1)

1、核桃最营养的吃法

1.核桃浆:有的小孩儿会觉得核桃很无味,而且有点涩,口感不太好。但作为家长当然是希望小孩儿能补充到足够的营养。这时候,就可以把核桃打成浆,可以当水喝,也可以和面的时候加进去,这种核桃浆纯天然无添加,可以补脑健脑,又保证了小孩儿的营养吸收。

2.核桃养胃粥:不主张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吃硬核桃,比如直接生吃、或者超市买的椒盐核桃等,用核桃+山药+大米煮成粥,常喝这款粥除了补充核桃里的营养之外,对胃也有很好的养护作用。

3.核桃助眠粥:平时睡不好觉的时候,可以用核桃+小米+百合+杏仁熬粥,这款粥实际热能不多,所以不用担心会发胖的问题。

4.米醋泡核桃仁:直接用米醋(一般不用白醋)可以软化血管、降脂,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提醒老年人应当适当吃坚果,可以有效地养护大脑、降低血脂。

5.红糖核桃卧鸡蛋:产妇生完孩子,奶水不好的时候,可以用大约100克山核桃仁,大概就一小捧,加两大勺红糖,放锅里煮20分钟,再打一个鸡蛋,常喝这个糖水可以帮助产妇很好地下奶。

6.核桃红糖水:核桃仁和红糖放在一起煮可以改善女性朋友的面色,让气色更好。煮开就可以喝了,放在一起煮。还可以用4个核桃仁和4碗水,小火慢熬,等到半锅水的时候放些蜂蜜进去。每天一杯核桃水,可以美白,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丰胸。

7.核桃汁:核桃磨成粉,加入自己喜欢的水果,在加入一些奶,一起搅拌均与就可以喝了。有自己喜欢的水果味,还有营养的核桃在里面,味道很不错。

2、核桃的功效价值

1.核桃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能增强免疫力,对肌肉的长成也有很好的帮助。

2.含矿物质像钙、钾等等,但所含锌、锰较多,有利于我们强壮骨骼,防止骨质疏松,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3.含亚油酸、甘油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有好处。同时,亚油酸对补脑养脑有好处。亚油酸和甘油酯很多时候能保护我们的血管,而且还能对抗不好的脂肪。

4.核桃里含有类似于深海鱼所含有的DHA和EPA的成分,可以代替深海鱼起到保护心脑血管作用,每天2-3颗核桃就能起到保健作用。

3、核桃挑选须知

看表面:核桃个头大小均匀,缝合纹路紧密,壳色白而光洁的是优质核桃,如果表面泛油发黑的核桃则是劣质核桃。

看手感:饱满,优质的核桃放在手上感觉有重量而饱满,如果轻飘飘的话,则是劣质核桃。

闻味道:变质的核桃会有哈喇味,所以在挑选核桃要闻闻有没有哈喇味。

4、吃核桃注意事项

1、核桃仁要吃得适量

核桃仁因含有较多脂肪,所以一次吃得太多,会影响消化,一般来说,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应在20-40克左右,大约相当于四五个核桃。

2、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不要剥掉

有的人喜欢将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剥掉,这样会损失掉一部分营养,所以不要剥掉这层薄皮。

3、应该适量、长期、坚持服用

核桃仁所含的脂肪,虽然是有利于清除胆固醇的不饱和脂肪酸,但脂肪本身具有很高的热量,如果过多食用又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话,就会被人体作为胆固醇储存起来,结果适得其反。同时应该适当减少其它脂肪摄入,以避免热量摄入过高。

4、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

中医上讲,核桃仁性温,火气大,含油脂多,吃多了会令人上火和恶心,正在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

5、核桃仁不能与野鸡肉一起食用,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不易食之,多食生痰动火,以防加重病情。

6、核桃仁不宜与酒同食

据宋、马志《开宝本草》记载:“饮酒食核桃令人咯血”。可能是因为核桃仁性热,多食生痰动火,而白酒也属甘辛大热,二者同食,易致血热的缘故。特别是有咯血宿疾的人,更应禁忌。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饮白酒即可引起咯血,不与核桃仁共食,亦可致病。

7、食用核桃仁时忌饮浓茶

因为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铁元素,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会与核桃中的铁、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不易被消化吸收,所以食核桃仁忌饮浓茶。

8、糖尿病患者忌多食核桃仁

核桃仁中含油脂高,但它可降低胆固醇,所以可预防动脉硬化。而糖尿病患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所致,在饮食上要忌食含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吃含油脂高的核桃仁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须注意饮食,尽管核桃仁不属于含糖类高的食物但仍不宜多吃。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