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美容 > 美容产品 > 唇色浅用什么颜色口红好?唇色浅好还是深好?[图]

唇色浅用什么颜色口红好?唇色浅好还是深好?[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7:51 口红唇膏唇釉

不同的人的唇色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人抱怨网上的试色不准,除了图片本身的因素,还跟自身的唇色有关,有些人唇色深,不适合颜色浅的口红,唇色浅的口红更容易上色,适合很多颜色,那么唇色浅用什么颜色口红好?唇色浅好还是深好?

唇色浅用什么颜色口红好?唇色浅好还是深好?(1)

1、唇色浅用什么颜色口红

1、一般颜色都合适

一般的口红颜色唇色浅的人涂都是比较适合的。因为唇色较浅的人涂口红非常容易"上色"以及"显色",所以不管是颜色浅如粉橘色、裸粉色的口红,还是颜色深如复古红、姨妈色的口红都是比较容易驾驭的。所以如果你的唇色浅,那么基本上没有非常不适合的颜色的口红。

2、可以根据肤色选

有的女生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唇色浅但是涂有些很基本的颜色却也不合适。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可能是肤色原因所导致的。例如有的人皮肤比较白,唇色也浅,如果涂橘色或红色的口红,就会显得俏皮或热情,而如果是涂裸色系的口红之后不但没有提升气色,反而可能会显得整个人苍白无神。所以挑选适合自己的口红时还可以参照自己的肤色选。一般肤白的人适合亮丽一些颜色,肤色比较黄的人适合暖色系的口红,而皮肤比较黑的人则需要避免颜色太浅等口红。

3、饭前最好先卸妆

很多女生涂的口红在经过吃饭、喝水等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全被"吃掉"了,虽然这样少量的摄入口红一般是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的,但是在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尤其是在吃饭之前最好是将唇部的口红卸掉,这样虽然麻烦一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避免"吃"掉口红,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2、唇色浅好还是深好

1.唇色暗淡、唇纹较深的妹子,适合色彩浓郁又保湿的唇釉,不用打粉底也能轻松遮盖唇色,使妆效持久不脱色。

2.如果你的唇色偏深,使用含紫色的口红时,嘴唇就夸张得吓人了。而粉红和米色的混合色在你的嘴唇上就会显得光鲜靓丽。

3.唇色深的人最好选择唇膏色度、明度低的唇膏,比如可以擦裸色系的唇膏,不过要注意的是涂抹纯裸色最佳,不要买裸粉色。

4.如果你唇纹较少,可以选择水亮的唇蜜,它的遮盖力较弱,淡妆出门,让唇部带些透明感,可以涂抹它哦。

3、唇色与健康的关系

嘴唇麻木:胰脏衰落

嘴唇感觉麻木,身体日渐消瘦。这可能是胰脏功能在逐步衰弱,主要是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脏不好,便殃及胃。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麻木。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品。

嘴唇脱皮:缺乏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0.8毫克,仅占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状况各地区之间差异不是很大。严重缺乏维生素B2,会出现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的症状。

唇色过红:可能“上火”

嘴唇红润是健康的证明,不过若是像涂了口红般深红,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示。红色在中医里代表着热症,体内囤积过多的热,小心上火。

唇色苍白:可能贫血

由于嘴唇的表皮很薄,所以能完全反映出血液的颜色。若是唇色变浅,表示血红素不足。若是嘴唇过白,则表示有贫血的可能。如果同时伴有指甲苍白的症状,则贫血可能性极大。

唇色青紫:警惕先天性心脏病

口唇青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一旦发现幼儿嘴唇、手指、脚趾甲青紫,安静时颜色较淡,活动、哭闹后颜色加深,首先就应考虑是否是先心病。

生长在嘴唇或其周围的小水泡,传染性极高,多发于感冒、发烧、月经期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期。唇疱疹可通过亲吻、与感染者亲密接触或共享餐具传染。虽然唇疱疹在几天之内就能消失,但滋味很不好受,可以用棉花棒蘸一些凡士林涂在上面,并尽量避免风吹日晒。但如果重复发作,需要去医院检查。

嘴唇干裂:不仅因为气候

嘴唇干裂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造成的,还有不少口腔、牙齿的疾病也会导致嘴唇干裂,引起唇炎。所以冬天在补水的时候,还要注意口腔的清洁,才能有效地预防干唇。如果唇部的皲裂、结痂症状长期不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4、改变唇色的日常护理

1、热毛巾热敷

唇部清洁后,用热毛巾敷在唇上5至10分钟,以软化唇部皮肤,帮助祛除死皮。

2、蜂蜜+白糖

将适量绵白糖加入高润度的护唇膏或者蜂蜜中,用指腹蘸适量在唇部轻轻打圈,1至2分钟后清除。

3、凡士林+保鲜膜

晚上洗澡后可用凡士林涂抹唇部后用保鲜膜封住,再用温毛巾敷上5分钟,促进深层滋润,还原“垂涎欲滴”的双唇。

4、唇膏护理

将具有修复效果的护唇膏厚厚的敷在唇部,贴上保鲜膜,停留10分钟。每周坚持2至3次这样的唇部护理,不但会淡化唇色,去除暗沉,还能够有效地去除唇纹。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