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男性 > 精液粘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精液粘稠有什么危害?[图]

精液粘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精液粘稠有什么危害?[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4 14:00 精液男性健康

精液是男性专有的东西,它是男性生育能力的反应,它还可以反应男性的身体健康。精液不同的状态证明身体有不同的问题,比如说前列腺疾病,正常的精液是有特殊的气味的,并且会在一段时间内液化,那么,精液粘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精液粘稠有什么危害?

精液粘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精液粘稠有什么危害?(1)

1、精液粘稠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男性精液刚排出体外时是粘稠的,但是半个小时左右就会液化,以便于精子活动,如果半个小时以后还没有液化,那就是精液不液化,若液化不全,精液粘度过高则称为精液粘稠。

2、精液粘稠的原因

(1)精液储存时间过长

精液储存的时间较长,或是储精囊与摄护腺分泌的酵素不平衡,造成液化不完全,就会形成精液粘稠的现象,这种话情况下射出的精液呈淡黄色。

(2)前列腺感染炎症

精液刚射出的时候呈胶冻状,在半个小时内被前列腺分泌液的液化酶液化。当前列腺感染炎症的时候,这种酶可能会减少,甚至造成不液化,造成精液粘稠现象出现。

(3)不良生活习惯

男性经常饮酒,吃辛辣食物,导致体内湿热加重,蓄热积聚在下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精液粘稠的现象出现;

喜欢熬夜和晚睡的男性朋友容易出现阴虚火旺,虚火熏蒸,导致精液受灼而粘稠难化。

房事过度,频繁手淫,也会导致肾精亏虚,肾气不足,出现精液粘稠的现象。

3、精液两种情况区别

精液排出半个小时后就会液化,当前列腺有炎症时,前列腺液中的液化酶减少,造成精液不液化,精液中有胶冻样凝块出现。

精液粘稠与精液不液化的表现形态相似,但质地粘滞不同,检查精液是否粘稠度过高,可以用针挑起精液,若粘液丝长于1厘米仍然不断,可判断为粘稠度过高;将盛有精液的试管晃动,精液不能随管壁快速旋转而是转动缓慢,也是粘稠度过高的表现。

精液粘稠有什么危害

由于精液粘稠度高,男性会出现射精费力或射精疼痛,有时还兼有滴白或是血精,男性会出现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舌红苔少,脉细数等不适症状;

脾肾两虚的男性,精液粘稠难以液化,会出现射精无力,或有阳萎,早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苔薄白等症;

精液粘稠会导致精子活力受到束缚,精子无法顺利到达子宫颈与卵子结合,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

4、精液粘稠高怎么办

中医认为,精液粘稠与肾气不足,脾虚不运,阴虚火旺,湿热内生,熏蒸精宫,肾精伤残,肝失疏泄有关,可以通过补益肝肾,补气养血,清利湿热的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饮食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喝酒,多补充锌元素;注意节制房事,既不能禁欲,也不要频繁过性生活。

5、精液和性能力

男人精液多不代表性能力强

每次排精量超过7毫升以上也是一种病态。它大多由精囊炎症所引起的。精液过多的实质是精浆分泌或渗出过多,而精于总数并没变化,这显然会引起精液中精于的密度降低,也会影响受孕机会。那种以为精液越多越健康或越能受孕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有不少男性在性生活中,或精液排量过多,或精液排量过少,每遇这一情况,他们心里便十分犯愁,甚至以为疾病已至而惶惶不可终日。那么,性生活中精液排量的多少和男性身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吗?

一个健康的成熟的男性,每次精液的排出量一般为1-6毫升。

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精液过少的现象:

一是有些男青年,为了发泄欲望,手淫频繁;二是性生活过频,尤其是新婚期欲望较强,连续几天或一天几次泄精,排精次数过多。男性排精后,一般过1—2天即可补充正常,但如果泄精过频,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匮乏局面,每次排出的精液量,自然就减少了上述两种情况引起的精液过少,不是疾病,不必焦虑,只要延长排精的间隔时间即可自愈。

当发现精液排量过少时,可以自然进行测定,即有意识地禁欲5—7天,在此期间,不思性事,不行房事。之后再排一次精,如果精液量明显增加,便可排除生殖器官有疾病的疑点,如果情况照旧或排量更少,那则可能染有病理性排精过少症之嫌。

根据临床测定,精液量少于1.5毫升则视为精液过少症。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性功能,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一种原因。排精过少的原因可能是睾丸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精囊前列腺疾病,或尿道狭窄造成,应去就医确诊后治疗。

每次排精量超过7毫升以上也是一种病态。它大多由精囊炎症所引起的。精液过多的实质是精浆分泌或渗出过多,而精于总数并没变化,这显然会引起精液中精于的密度降低,也会影响受孕机会。那种以为精液越多越健康或越能受孕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排精是男性正常的性功能,偶尔出现精液排量过多或过少,不能就算是异常。有规律地排精不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新陈代谢。如果精于不排出体外,在生殖道里也会老化、死亡。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