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膳食 > 营养科普 >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寒露时节的注意事项?[图]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寒露时节的注意事项?[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6:29 寒露养生秋季冬季

寒露刚过,大家已经可以感觉到天气在慢慢变冷,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很多人都说寒露过后就进入冬季了,其实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方法,寒露时节也有养生的方法,那寒露时节如何养生?寒露时节的注意事项?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寒露时节的注意事项?(1)

1、寒露时节一定要注意

1足部保暖

2适时添衣

3朝盐晚蜜

4不要憋尿

2、再教你几招

1.每天多睡1小时,可以解秋乏

因为夜长昼短,应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

2.穿颜色艳丽的衣服,防止秋悲。

红色:能够刺激身体兴奋、产生温暖感,增加心率及脑电波的活动;橙色:能让人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黄色:能让人产生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印象,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颜色。

3.寒露晨练避早雾

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运动最佳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3、寒露养生应该怎么做

寒露吃对七种豆

1大豆(黄豆)

2红豆

3绿豆

4黑豆

5豌豆

6豇豆

7蚕豆

寒露饮食养生5个关键词

1滋阴餐,润肺燥

从寒露时节起算真正入秋了,外界气候中“燥气”大盛,我们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

比如一餐中主食可以加一些糯米、芝麻、乳制品,蔬菜多以萝卜、莲藕、番茄为主,肉食可以选择鸭肉,养生汤则可选择白菜蜜枣煲猪肺、淮山北芪煲瘦肉等,外加雪梨、银耳、百合、蜂蜜制作的甜品,这样一餐就有很好的滋补肺脏的效果。

2少吃点苦,多点甜蜜

寒露开始,饮食要遵循减苦增甘的原则,比如水果中的梨,蔬菜中的胡萝卜、藕等。尤其是胡萝卜对于缓解秋季眼睛干燥和皮肤瘙痒大有好处。红枣也是这个时候的时令养生佳品,放入炒锅,炒至微黑,健脾作用更强。若加入大麦茶一起泡水喝,对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大有帮助。

3温热食物最相宜

天气越来越凉,要多吃温热的食物,尤其是早上,一碗热热的五谷粥是最佳选择,唤醒你的消化系统,让你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4寒露的专属神药

核桃仁、柿子

5两个“萝卜”包你身体顺畅!

白萝卜

白萝卜是顺肺益气的,以顺气,解决腹胀、便秘的烦恼,预防感冒的作用。

在寒露节气前后3天要喝一种顺气安中的白萝卜汤,对于适应节气的变化非常有益。

胡萝卜

胡萝卜是小人参,其实是补益的作用。胡萝卜不仅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提高免疫力,尤其呼吸道的免疫力。其中还有很丰富的果胶,对缓解秋季的眼睛酸胀、皮肤瘙痒有很大的好处。

其实是老年人注意了:每天吃一点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丝或削成小片,倒一点油,在锅里煎一煎、炖一炖,吃软烂的胡萝卜,对老人身体是非常好的。

4、寒露吃什么好

一、葡萄

营养速查:葡萄含糖量达8%-10%。此外它含有多种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葡萄含钾量也相当丰富。

据分析,每百克含水分87.9克,蛋白质0.4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8.2克,粗纤维2.6克,钙4.0毫克,磷7.0毫克,铁0.8毫克,并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pp等,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多种氨基酸及多量果酸。因此,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作用。

食用提醒:一般而言,一般人都可食用葡萄,但糖尿病人应适量。葡萄性偏凉,胃寒的人一次不要吃太多。此外,吃葡萄后不能立刻喝水,否则很容易发生腹泻。食用葡萄后应间隔4小时再吃水产品为宜,以免葡萄中的鞣酸与水产品中的钙质形成难以吸收的物质,影响健康。

二、鸭子

秋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更重要的是,鸭子本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宜于滋阴养津以防秋燥。中医称鸭为“药”和滋补上品。这是因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约为7.5%,比鸡肉高,比猪肉低。

三、母蟹

每逢寒露,老南京会买螃蟹蒸着吃。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四、百合银耳红枣汤

原料:干的百合,红枣,银耳各适量。

做法:银耳先泡发。百合洗净待用。红枣洗净,加小半碗水泡发待用。电饭煲放适量水,先加百合煮十分钟。然后再放银耳继续煮至软烂,至少要煮半小时以上。最后下入泡发好的红枣,连泡好的水一起倒下去。煮好后可以一直保温,准备喝的时候加三小块方糖。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