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让女人更具女人味的食物?提升女性魅力的饮食推荐?[图]

让女人更具女人味的食物?提升女性魅力的饮食推荐?[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7:07 魅力饮食雌性激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在追求自我魅力提升的道路上花费了多少精力财力,也吃了很多的苦,但是除了那些借助外界手段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食补来进行内调,虽然见效没有那么快速,但是它安全无副作用,并且实施方便,那么,来说说可以提升女性美丽的食材推荐。。

让女人更具女人味的食物?提升女性魅力的饮食推荐?(1)

1、提升女性魅力的食物

每天保证一杯浓豆浆

专家建议,女人应该从年轻时就特别重视大豆类食物的补充,进入25岁之后,每天应保证一杯浓豆浆或是一块豆腐的量,因为大豆对雌激素的补充不可能即刻体现出来,所以,大豆的补充应及早开始。

自制饮品补充雌激素

当更年期的前期症状出现时,用当归煎水,每天10克左右,当茶一样饮用,可以明显地改变雌激素减少带来的症状。另外,用山楂、蒲公英和生姜泡茶,在进入35岁时开始饮用,当成每天必喝的茶,循序渐进,也可自然地补充渐渐减少的雌激素。

服用或涂抹新鲜蜂王浆

进入更年前期的女人每天服用10克左右的蜂王浆来补充雌激素。因为蜂王浆有保水的作用,所以不妨在成分简单的护肤品中每天加入黄豆大小的蜂王浆,拍打涂抹在脸上,不仅补充了雌激素,还起到了驻颜的作用。

留意延缓皮肤衰老的食物

高蛋白类食物:如瘦肉、蛋类、鱼类、牛奶、大豆制品等。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须营养之一,经常食用,可促进皮下肌肉丰满而富有弹性。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植物油中芝麻油、麦胚油、花生油、莴苣叶;另外如奶油、鱼肝油中的含量也较多,这类食物中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皮下脂肪氧化,增强组织细胞的活力,能使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萝卜、西红柿、大白菜、芹菜等蔬菜以及苹果、柑橘、西瓜、大枣等。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增强皮肤的弹性、柔韧性和色泽,对防止皮肤干裂粗糙有很好的作用。白木耳也是润肤佳品,一般可以加冰糖炖来吃,或加红枣煲汤喝。用桂圆肉10余粒,加枸杞泡茶饮,效果也不错。

2、女性不宜多吃的食物

1.含铅食品

铅会使脑内去钾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一羟色胺的含量明显降低,造成神经质传导阻滞,引起记忆力衰退、痴呆症、智力发育障碍等症。

人体摄铅过多,还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仅易使人患痴呆症,而且还会使人脸色灰暗过早衰老。

2.腌制食品

在腌制鱼、肉、菜等食物时,容易使加入的食盐转化成亚X盐,它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易与体内的各类物质作用生成亚胺类的致癌物质,人吃多了易患癌症,并促使人体早衰。

3.霉变食物

粮食、油类、花生、豆类、肉类、鱼类等发生霉变时,会产生大量的病菌和黄曲霉素。

这些发霉物一旦被人食用后,轻则发生腹泻、呕吐、头昏、眼花、烦躁、肠炎、听力下降和全身无力等症状,重则可致癌致畸,并促使人早衰。

4.水垢

茶具或水具用久以后会产生水垢,如不及时清除干净,经常饮用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造血、循环等系统的病变而引起衰老,这是由于水垢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金属元素如镉、汞、砷、铝等造成的。

科学家曾对使用过98天的热水瓶中的水垢进行过化学分析,发现有害金属元素较多:镉为0.034毫克、汞为0.44毫克、砷为0.21毫克、铝为0.012毫克。

这些有害金属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

5.过氧脂质

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警惕:让女人越吃越老的食物化物。

例如炸过鱼、虾、肉等的食用油,放置久后即会生成过氧脂质;长期晒在阳光下的鱼干、腌肉等;

长期存放的饼干、糕点、油茶面、油脂等,特别是容易产生哈喇味的油脂,油脂酸败后会产生过氧脂质。

研究人员发现,过氧脂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内的酸系统以及维生素等产生极大破坏作用,并加速促人衰老。

6.高温油烟

国外研究机构经比较分析后指出,中国人喜欢用高温食用油来烹调菜肴,灶台温度比西方家庭的灶台温度高出约50%。

通常食用油在高温的催化下,会释放出含有丁二烯成分的烟雾,而长期大量吸入这种物质不仅会改变人的遗传免疫功能,而且易患肺癌。

研究报告表明,菜籽油比花生油的致癌危险性更大,因在高温下的菜籽油比花生油释放的丁二烯成分要高出22倍。

为避免这种危害,制作菜肴时食油加热最好不要超过油的沸点,以热油为宜,这样可避免引起烟熏火燎损害健康和促使面部生成皱纹。

7.烟雾

当炉火、煤烟、香烟、灰尘中的有害气体,经呼吸道吸入肺部,渗透到血液中后,就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危害。

尤其是吸烟者,将烟吸入肺部,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等为胆固醇的沉积提供了条件,会造成动脉硬化,促人衰老。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