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女性 > 盆腔积液怎么治疗才好?盆腔积液治疗的方法[图]

盆腔积液怎么治疗才好?盆腔积液治疗的方法[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9:04 盆腔妇科子宫

很多女性的身体其实是不太好的,可能经常会出现一些不适,特别是抵抗力比较差的女性,女性患妇科疾病是很常见的,盆腔积液就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女性需要重视,那盆腔积液怎么治疗才好?盆腔积液治疗的方法

盆腔积液怎么治疗才好?盆腔积液治疗的方法(1)

1、盆腔积液怎么治疗

1、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

2、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蜡疗等。

3、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4、多吃清淡的食物

饮食应清淡食物为主,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5、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6、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

7、经期避免性生活

月经期忌房事,以免感染。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8、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殖系统的生殖器中本身就含有致病菌,当体质比较强壮的时候,一般是不发病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引起抵抗力下降,有时致病菌就繁殖起来,引起了盆腔炎。在精神紧张、压抑、体质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容易患各种疾病。

9、养成良好的阴部清洁习惯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清水清洗外阴。不要用肥皂或各种护理液药水等洗外阴,以免影响阴部的自身防御机制。要做到专人专盆,不可用手掏洗女性私处内,更不建议用冲洗器来冲洗女性私处内,这样不仅容易破坏女性私处内的自身防御机制,引起菌群失调,导致感染,还有可能在冲洗液压力过大时,将带菌的冲洗液直接灌注入子宫腔内,导致急性盆腔炎。

10、热敷方

将热水袋或者暖宝宝至于患者小腹,进行热敷。这种热敷能够使得体内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这样一来,增强了对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盆腔炎症早期,通过这种热敷法,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治疗盆腔积液的目的。

11、热水坐浴法

将坐浴盆置于坐浴椅上,倒入适量坐浴液(浴液量为盆子容量的一半为佳),调节浴液水温(40~45℃为佳),坐浴15~20分钟,之后卧床休息。通过热水坐浴的方法,可减轻盆腔充血,达到消炎、镇痛及局部清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盆腔患者的康复。

12、中药灌肠方

这些中药方药材的配伍也因患者的具体病情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会发现药方中所用药物也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所以,有些中药方如妇炎丸,就对治疗盆腔积液有不错疗效。

13、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要避免刺针直接刺在炎症部位或者盆腔积液处。同时,也要注意外阴卫生以及生殖道的清洁,以免引起感染。

14、运动法

出现盆腔积液多由于盆腔炎症。从某一角度来说,盆腔器官感染炎症,和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降低有一定联系。长期保持适量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身体的抗炎能力得以加强。从而,盆腔积液也随之慢慢好转。此外,多食用鸡蛋、豆腐、菠菜等营养食品也有助病情的治愈。

2、盆腔积液常见体征

1、下坠感、下腹、腰骶部疼痛

主要症状是感觉下坠感、小腹一侧、或两侧疼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及盆腔充血,会导致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同房后、及月经前后更加严重。

2、抵抗力下降

盆腔积液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乏力。病程时间较长者,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3、月经紊乱

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女性不孕。

4、不孕

不孕是盆腔积液最常见的症状,如果女性朋友患有炎症导致输卵管堵塞的话,就会出现不孕的现象,一般在临床上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的子宫位置是后倾的,给活动造成了限制,或者是发生了粘连。

5、小腹疼痛

如果女性朋友患有盆腔积液的话,会因为有慢性沿着出现粘连、盆腔出血等症状,有些还会有小腹疼痛、胀痛、坠痛等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者是性生活中之后,疼痛的症状会加重。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