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图]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20:57 糖尿病高血糖降糖

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通过运动降糖的,但是由于疾病因素的影响,在运动时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糖尿病患者适合的运动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正确的运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1)

1、糖尿病患者怎么运动好

1.运动次数并非越多越好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每天运动次数越多越好,而是应在恰当的时间以合适的运动方式完成一定的运动量。运动开始的时间、运动方式、运动量三者都要配合好,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其中,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糖尿病病友A”的运动时间选择在三餐后30分钟,此时,食物未消化吸收,且运动持续时间较短。相对于“糖尿病病友”A,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角度看,“糖友”B的运动方案较为合理。

糖尿病相关指南推荐的是一周运动的总时间,按一周5天计算,每天为30分钟,旨在督促糖尿病患者应该多运动。但需要注意每次运动间隔的时间不宜超过两天,因为有文献报道,一次运动所产生的胰岛素改善效应可以维持48小时。这点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牢记,不能连续两天不运动。

2.餐后何时运动最好

运动疗法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因为运动锻炼可改善糖耐量水平。有研究对患者餐后不同时间进行中等量负荷运动的观察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等运动负荷的降糖作用与餐后进行运动的时间有关,降糖作用最好为餐后90分钟,餐后60分钟次之,而餐后30分钟进行运动,其降糖作用最差。可见,餐后30分钟运动,降糖效果并不理想。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糖尿病病友”不宜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因为这时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尤其应避免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而后再回家吃早餐的不良运动习惯。

3.运动强度和频率

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生物学指标,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水平,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推荐糖尿病患者采取中等强度运动。“糖尿病病友”可以通过自己的呼吸简单判断是否达到中等运动强度: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微微气喘,还能与同伴正常交谈,这就是合适的中等运动强度;如果一点都不气喘,说明运动强度太低;如果上气不接下气,不能与同伴正常交谈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次运动30~40分钟,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各5~10分钟即可,每周运动3~5次。

4.运动方式需因人而异

身体条件较好、无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运动强度中等偏高的运动如健身跑。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时宜采用强度小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阻力自行车、有氧体操等。

5.运动方案合理性评估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血液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来评价自己的运动方案是否合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让自己可以通过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2、如何预防糖尿病

1、控制饮食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通过饮食控制,可促进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各种并发症。应根据病人体重、劳动强度测出所需主粮的量。每天主粮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觉饥饿时,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纤维,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葱、芹菜、海带、菠菜等。蛋白质类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3、劳逸结合

一般病人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要节制房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精神创伤。运动可增强对糖的耐受性和降低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少胰岛素需要量,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代谢异常。适当的运动可控制肥胖。选择慢跑、散步、练功十八法、健身操、太极拳等项目,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持之以恒。但空腹时及重症糖尿病人不宜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疾病。

4、控制血压

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控制高血压,这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5、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6、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