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疾病百科 > 肾虚有什么症状?肾虚的人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图]

肾虚有什么症状?肾虚的人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8 15:20 肾虚男性女性疾病

说到肾虚,很多人会认为只有男人会肾虚,其实,肾虚是不管男女都会出现的一种身体症状。出现肾虚的情况后,需要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调理,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肾虚呢?肾虚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肾虚有什么症状?肾虚的人有怎样的症状表现?(1)

1、肾虚的表现

1.打哈欠:哈欠连连,经久不止。

打哈欠是生活里经常遇到的生理现象,一般在身体疲倦欲睡时,或者在酣睡中被人叫醒时都会发作,这些时候打哈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但如果不拘时间,在不疲倦的时候哈欠连连,经久不止,可能说明你有肾虚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打哈欠所表现出的肾虚一般是肾阳虚证,这类人除了哈欠连连、神疲乏力外,还常常伴有面色白而无华、形寒肢冷、食少腹胀、大便溏泻、夜尿增多(或者小便清长)等症状,如果看看舌头,还能发现舌质淡、舌苔白、口唇青紫等症状。

2.嘴里发咸:无缘无故地感觉口咸。

肾阴虚的人,除了口咸外,往往还伴有咽干口燥、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如果看一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红、舌苔薄。

肾阳虚的人,除了口咸外,往往还伴有全身倦怠、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腿软无力、夜间尿频等症状,如果看一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淡胖、舌边有齿印。

3.善恐:无缘无故地出现恐惧的感觉。

这里说的「恐」与平时说的惊是有区别的。惊是事先自己不知道,事出突然而受到惊吓。恐就是俗称的胆怯,自己事先是知道的,就是害怕。由肾虚导致的善恐,一般会同时伴有头脑发空、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把这一特点作为判断的参考。

肾阴虚的人,在恐惧的同时还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盗汗等症状,如果看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红、舌苔少而干。肾阳虚的人,在恐惧的同时还伴有怕冷、四肢发凉、疲惫乏力等症状,如果看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淡嫩、舌苔白。

4.畏寒:怕冷。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充足,能够抵御寒冷,维持正常体温,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

人体阳气遍布全身,无处不在,每个脏腑都有阳气,从本质上说,肾是阳气产生的根源。肾是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也叫肾阴、肾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治疗所有类型的畏寒都要涉及温补肾阳。

5.打喷嚏:喷嚏频频,经久不止。

打喷嚏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很多人都有过打喷嚏的经历。人为什么会打喷嚏呢?中医认为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急性打喷嚏,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凉之时、身体受凉时以及感冒流行的时候,多与感冒症状同时出现,感冒好了,喷嚏也就停止了,这种情况的打喷嚏属于实证。

另一种情况是肾气虚引起的打喷嚏。身体里的卫气,是抵御外邪的主要力量,它根源于人体的下焦肾,滋养于中焦脾,宣发于上焦肺。如果人体的肾气虚弱,卫气的来源就会不足,到达卫气的宣发通道肺的卫气就少,肺就不能正常宣发卫气,于是出现打喷嚏的现象。

2、肾虚食疗

1、猪肾羹

材料:猪肾1对,红米100克,葱白3根,酱油、食盐、姜丝各适量。

做法:将猪肾去脂膜,洗净后切成薄片,再将红米淘洗干净;葱白切碎。然后用水煮熟猪肾,去白沫后再下红米再煮,待米熟后加入各种调料,做成羹服。

功效:猪肾咸平可以补肾,可以用来治疗肾虚腰痛、肾面水肿、遗精盗汗等症状,以猪肾做药膳即可补肾又可引药下行到达肾脏而发挥药效。猪肾羹中以猪肾引导红米,补肾虚而治疗妇人产后虚热,出血不止等症。

2、板栗粥

材料:板栗12只,粳米100克。

做法:将板栗去壳剥皮后与粳米一起同煮为粥,趁热时服食。

功效:可以补肾益气,适宜于肾气虚,症状表现有腰膝酸软、神疲体倦的人群调养服食使用。

3、荔核大米粥

材料:干荔枝核15枚,山药15克,莲子肉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荔核、山药、莲子肉先用清水煎煮,然后去渣取汁,最后下米煮成稀粥即可。可作为早晚餐服食。

功效:可以补肾健脾,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肾两虚的人群调养服食。

4、虾仁麻雀汤

材料:麻雀5只,鲜虾仁50-100克,姜片3片,盐、酱油、味精、白酒各少许。

做法:将麻雀洗净,和其他材料一起隔水炖3小时,最后加入适量味精即可。可食肉饮汤,每周服食1-2次。

功效:此法可以壮阳暖肾,适用于肾虚兼有尿频,腰膝酸痛的人群服食。

5、猪肾杜仲

材料:猪肾1个,杜仲15克,花椒、盐适量。

做法:将猪肾切片,以花椒、盐腌去腥水,最后放入杜仲末在内,用鲜荷叶包好,加少许水煨熟后服食。

功效:可以补肾、壮腰,适用于肾虚所导致的腰部酸痛的人群服食。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