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运动 > 健身 > 肌肉训练有什么好处?怎样锻炼能够有肌肉?[图]

肌肉训练有什么好处?怎样锻炼能够有肌肉?[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1 11:14 肌肉减肥瑜伽俯卧撑

对于男性来说,拥有强健的肌肉比较让人羡慕的,当然那样让男性的身材显得更有魄力。很多人可能不明显进行肌肉训练除了能够增强身体美感外还有什么效果,因为肌肉训练的运动都不是有氧运动。那么肌肉训练有什么好处?怎样锻炼能够有肌肉?

肌肉训练有什么好处?怎样锻炼能够有肌肉?(1)

1、肌肉训练的益处

力量训练大多数属于人们常认为的“无氧运动”,例如健美运动员、举重运动员的大强度力量训练等等,其实这种看法也不完全,力量训练可以控制在有氧力量训练水平内,含有“有氧”的成分。最新的美国糖尿病协会和运动医学处方指南里为老年人或病人做的力量训练处方水平基本在有氧训练范围内。中国传统的一些运动例如八段锦,武术对抗(两人推手)等都属于比较柔和的力量训练。

不只是年轻人,中老年人也需要肌肉力量训练。尽管我们可以时有在新闻上看到老年人肌肉训练的成果秀,但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的老年人,甚至是中、青年人的肌肉力量训练都是十分不足的。而肌肉力量对健康与生命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力量是健康的重要指标

根据周琴璐教授介绍,肌肉(三类心肌、骨骼横纹肌和内脏平滑肌等)是生命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减少和功能减退,表现出来就是人体的衰老。平日我们肉眼见到的外在肌肉都是横纹肌,它是可以由我们主管愿望支配的,我们也可以见到它越来越少,也能感觉越来越没有力量。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发表的一篇来自加拿大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文章显示,握力是比血压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心脏健康风险的指标,研究人员在十余年时间里对17个国家,14万多人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女士在20几岁时握力约为34公斤,70岁时下降到24公斤左右,男士们20几岁时握力为54公斤,70岁时降到38公斤。手掌握力和所有因素的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心肌梗塞和中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握力每减少5公斤对应早亡的风险比就增长16%,致命性心脏病风险比增加17%,中风风险比增加9%。也就是说手握力差的人得心脏病、中风、早逝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周琴璐教授说表面上看,这个研究只是关于手掌握力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事实上握力只是冰山一角,手握力的衰减意味着全身其他部分的肌肉力量都在下降。也就是说肌肉力量与健康、生命质量、生命长度息息相关。因此不是说只需要锻炼手握力就能解决健康问题,你需要全身协调的各个部位的肌肉训练。

传统的有氧运动对肌肉训练效果差

国人长期以来更推崇有氧运动,轻视力量训练:例如几乎所有的医生给肥胖患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都只有走路有氧等有氧运动;加上大众的刻板印象,提起肌肉力量训练,就会想到健美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大力量训练等。因此肌肉力量训练较长时间都不被欢迎和流行,这几年才逐渐有变化。

国外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一直都比较高,很多国家和地区甚至从高中开始,就培训力量训练的课程,提倡全民从年轻时期开始做肌肉力量训练。而年轻时期开始练习,对体型和骨骼带来的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此外对于糖尿病人群,美国糖尿病学会明确地指出力量训练对控制血糖的效果比只做有氧运动好。而我国的糖尿病学会的治疗指南并没有强调这一点。

肌肉力量训练运动已经被证明和有氧运动一样(甚至更强)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改善血糖调节能力等,同时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强大更有帮助,能减少身体脂肪率,增加“瘦体重”(除去脂肪以外的其他体重,主要包括肌肉和骨骼),延缓身体运动功能丧失和衰老。要知道,走路、游泳等常规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对肌肉的训练是不够的。尤其是目前最受提倡的核心肌肉训练,走路几乎完全无法锻炼到。

2、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1)洗个冷水澡

剧烈运动后肌肉细微的结构会遭到破坏,这时候如果洗热水澡的话只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破坏加重,疼痛加倍,这时只能洗冷水澡,对降低疲劳很有帮助。

(2)营养补充

运动后需要我们补充足量的营养以保证机体的修复与生长,这一点对于肌肉的修复也至关重要。

(3)加强伸拉

运动后肌肉过于酸痛是身体柔韧的不行的一种表现,需要我们加强拉伸,增加身体的柔韧性进而缓解肌肉酸痛。

(4)按摩

运动后按摩可以有效解决肌肉紧绷的问题,沿着肌肉走向按压更是能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同时身体还会感到轻松与舒适。

(5)热敷

运动后的几天如果肌肉还是酸痛,不妨使用热敷的方法,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从而清理乳酸和其它代谢,达到缓解肌肉酸痛的目的。

(6)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口服维生素C能够加速肌肉的修复,促进肌肉的新陈代谢,进而缓解肌肉酸痛的问题。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