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男性 > 补肾要吃哪些饮食?男人肾虚有何危害?[图]

补肾要吃哪些饮食?男人肾虚有何危害?[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2 17:12 补肾肾虚饮食补血

男性朋友在冬天是非常需要进补的,尤其是在补肾方面,因为很多男性朋友都遇到过肾虚这种症状,肾虚对于男性朋友来说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建议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补肾,尤其是要注意饮食补肾。那么补肾要吃哪些饮食?男人肾虚有何危害?

补肾要吃哪些饮食?男人肾虚有何危害?(1)

1、补肾要吃哪些饮食

1、芝麻兔

黑芝麻50g,兔肉1000g,黑芝麻炒香备用,兔肉人沸水氽去血水,与姜、葱、花椒,盐等共煮至熟,再入囟水锅中,文火囟1小时,切成2cm见方的块,摆人盘中。将味精用香油调匀,淋在兔肉面上,再撒上黑芝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是补血润燥,补中益气。主治肝肾不足,消渴赢瘦,须发早白,便秘等症。

2、栗子粥

板栗50g,粳米100g,煮粥食之。

栗子粥可做主食,板栗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步履蹒跚等症状者服食,对老人肾脏虚弱大有裨益。

另外,生吃板栗的话会很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一次不宜吃太多,反之易伤脾胃,吃时要细细嚼碎,口感无渣,成为浆液,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效。

3、空心菜糯米粥

空心菜叶30克,糯米30克,盐、味精、麻油适量。将糯米淘净沥干炒黄,煮成粥。放入洗净的空心菜叶烫熟,加适量盐、味精、麻油,搅匀即可食用。

每日2次,可早晚服用,能补中益气,清热凉血,解毒利尿。可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小便色深或黄赤。

4、芹菜糯米粥

芹菜15克,糯米30克,盐、味精、麻油适量。将糯米淘净沥干水,放入锅中炒黄后取出。芹菜洗净切细末。糯米煮熟后,放入芹菜烫熟,加适量盐、味精、麻油,搅匀即可食用。

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能补中益气、清热利水、补血凉血,可用于慢性肾炎日久,排尿不畅,尿血或小便浑浊如米汤水样。

5、海金砂薏仁粥

海金砂15克,薏仁90克,白糖适量。将海金砂加水适量,煎取汁一碗,加入淘净的薏仁的水适量入锅内,煮粥三碗,再与药计一碗混合均匀,加白糖适量。

可作主食服用,能健脾利水,通淋,排石。适用于慢性肾炎、肾结石、尿道结石告等疾病患者作食疗。

6、青小豆粥

青小豆500克,通草30克,小麦500克。用水4000毫升煮通草1000毫升。去渣取汁后,加入淘净的青小豆和小麦中煮粥,至豆、麦皆熟时停火。

每日2-3次,可作主食服用,健脾益胃、去热利湿,可用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腰痛等。

2、男人肾虚有哪些危害

1、男人肾虚的危害-肾虚伤肝

肝肾之阴,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出现腰酸膝软、头重脚轻、眩晕耳鸣等上盛下虚之征,甚至阳亢无制而生风,表现肢麻、震颤等肝风内动之象,这种病理变化称之为“水不涵木”。反之,肝阴不足,下汲肾阴,使肾阴不足,导致肝肾阴虚,临床上表现为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阴虚阳亢,虚火内扰的病理现象。

2、男人肾虚的危害-肾虚伤心

肾阴不足,心阳独亢:肾水不足,不能上承以济心阴,心阴不能制约心阳,使心阳亢于上的病理变化,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以及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又称“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

肾阳气不振,水气凌心:肾阳虚衰,寒水不化,上凌于心,则现心悸、水肿、喘咳等“水气凌心”之候。

此外,心血不足和肾精亏损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精亏血少,而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此亦属心肾之间生理功能失调的病变。

3、男人肾虚的危害-肾虚累肺

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上灼肺阴,使肺失清润,形成肺肾阴虚,出现干咳、音哑、潮热盗汗、两颧发赤、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经闭等肺肾阴虚火旺之症。

肾气亏虚,肺失摄纳: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虚损,久病伤及肾气,导致下气虚衰,气失摄纳,呼吸之气不能归根,均可出现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腰酸膝软或汗出肢冷等肾不纳气之候。

此外,肺、肾两脏都参与水液代谢,肾阳虚衰,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可导致水湿停聚,则水泛为肿,甚则水寒射肺,使肺失宣降之性,不能行水,不仅水肿加剧,而且还表现出气短咳嗽、喘不得卧等水寒射肺之象。

4、男人肾虚的危害-肾虚伤脾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或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方面如:五更泄、水肿、小便不利等。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