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人群 > 男性 > 男人正常的精液是什么样子的?男性正常精液标准是怎样的?[图]

男人正常的精液是什么样子的?男性正常精液标准是怎样的?[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4 17:29 精液精子性功能性能力

精液是男性的专利,男性每次射精的精液量是有多有少,如果男性性射精排出的精液量少于1.5毫升那么即为精液过少症,如果男性射精时排出的精液量超过8毫升,那么就是精液过多症,男性精液量过多或过少都不正常,那么男人正常的精液是什么样子的?男性正常精液标准是怎样的?

男人正常的精液是什么样子的?男性正常精液标准是怎样的?(1)

1、精液量异常和疾病有关

正常男性每次射出的精液量为2—7毫升。自慰频繁或性生活过频,都可能导致排精时精液量变少、变稀。还有一些精液过少,可能是由睾丸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精囊前列腺疾病或尿道狭窄造成的,应去就医并接受治疗。而排精量过多,如超过7毫升以上,也是一种病态,大多由精囊炎症所引起。

遗精应该如何预防?造成遗精的原因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减弱性,中枢兴奋性增强,在有有关性方面的刺激时,常可出现遗精。内裤过紧、包皮垢刺激等可导致反射性遗精,包皮龟头炎、尿道、前列腺、精囊等部位的炎症等均可能出现遗精,但大多数是由于缺乏性知识,对性产生了很多误解,而且观看黄色书刊、录像等造成丁丁勃起并射精。

存不存在“丢精伤元气”的说法?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个皇帝纵欲无度,皇后苦劝无效后便吓唬他说:“人一生所能排出的精液量大约是4斗。用完最后一滴精液,就会流出一颗珠子,上面写着‘没了’,以后就再也不能同房了。”皇帝听了非常害怕,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贪恋女色。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这样胆小的“皇帝”。他们相信“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甚至还有人认为精液可以养颜、治病。其实这都是缺乏性健康知识而产生的谬论。性生活中,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精液越多就说明性功能越好。其实,男性性功能多与年龄、雄性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体力和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与精液量没有直接的关联。

北京军区总医院男科专家指出,正常男性的精液中,精浆占95%以上,精子占1%。精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0%以上,其他成分有脂肪、蛋白质颗粒和无机盐等,与血浆成分大同小异。成熟的精子平日贮存在精囊和附睾管,即使不排出体外,也会自然老化、死亡,最后被酶消化掉,因而不存在“丢精伤元气”的说法,更不是高营养物质或良药。

2、男性正常精液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规定的正常精液标准,男性的一次排精量应在2毫升─7毫升之间,

但精液量与性生活频率密切相关。如一些新婚夫妇,在蜜月阶段性生活比较频繁,开始时射出的精液量较多,可到后来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虽然人体产生精子、精液的能力很强,一般泄精后1─2天即可补足,但射精过频,还是会发生“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情况造成的精液过少当然不是疾病,也不必担心,延长排精间隔时间就会不治而愈。类似情况在频繁手淫、遗精时也会出现。

3、精液的简单检测

男性大多了解一些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以观察精液的性状。正常的精液为弱碱性,有特殊腥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含有灰白色凝块;排出体外约10—20分钟后,凝块自行液化,变成半透明、混浊的稀薄黏液。若节欲时间较长的人,其精液呈淡黄色,也较黏稠;若出现鲜红色、暗红色,则提示可能有炎症或生殖道损伤。有时夫妻分居一段时间,相聚后同房频繁且激烈,精囊的压力短时间内降到最低,也会出现暗红色精液。

4、如何提高精子的成活率

一、当即抛弃卷烟

每天吸烟一包以上的男人,精子活力总是比不吸烟者的精子弱。但在戒烟后,应特别注意不要焦躁,由于那会使睾丸激素下降,从而形成精子削减。

二、夜间准时排尿

夜间起来排尿是一种好习惯,由于它会对精子的发生有好处。

三、多吃含维生素食物

含有维生素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生果、蔬菜有抵挡破坏精子的病菌的作用。因而,应多吃含有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每天添加600毫克维生素E可以提高精子的活力。

四、穿宽大内裤

穿宽大的棉织内裤比“Y”字形尼龙内裤好,这样可以使阴囊免受干扰,有利于精子生成。要避免洗热水澡。一天坐着开车不要超过3小时,由于睾丸贴着身体时刻过长,会使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生成。

五、定时查看身体

若是不小心染上性病,必定会对精子的数量发生不良影响。若是发现生殖器有反常情况,要定时请医师查看。

六、适量慢跑

跑步要适量不要过于剧烈,剧烈的跑步运动会下降精子活力,因而跑步要适量,不要过于剧烈。

七、坚持愉悦心境

心境紧张、生气是数百种疾病的根源,其中也包含使精子减弱,因而,要常常坚持愉快的心境。

八、不能长期禁欲

若是生殖器常常充血,会使阴囊的温度升高,从而形成精子活力下降。因而,不应该长期禁欲。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