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 立夏养心有哪些方法?立夏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图]

立夏养心有哪些方法?立夏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图]

大众健康网 2019-11-25 19:35 养心立夏午睡喝粥

立夏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养护,我们都知道夏季是我们人体内阳气最盛的时候,心脏主阳气,所有夏季养心主要就是养阳气,而立夏是我们进入夏天的标志,在这一天养生效果好,那么立夏养心有哪些方法?立夏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立夏养心有哪些方法?立夏养生应该注意什么?(1)

1、立夏养心方法

1、心通夏气宜护心阳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2、重视静养戒怒戒躁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却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专家认为,这跟心的承受度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要重视静养。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定、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练习书法、下棋、种花等。

3、晚睡早起睡好午觉

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专家指出,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为舒适,也最有益健康,但多风少雨的立夏时节往往比较干燥,室内湿度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嗓子和鼻子发干,就说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

4、饮食清淡喝粥为佳

专家说,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粥、银耳粥、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5、运动适度不可过剧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盐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习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2、夏季养生莫贪凉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海带绿豆汤是很理想的清热解暑食物,海带能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而绿豆清热解毒、消除暑热,一起煮汤味道也很特别。用10克荷叶,加6克金银花,再加10克党参,组成解暑益气汤,可以清解暑热,生津止渴,也非常不错,但身体偏虚寒的人应少吃。

中医认为,夏天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适合多吃些温性食物,助阳升发,阳气抒发出来,可以让毛孔张开,汗液排泄通畅无阻,就算暑气逼人,也能及时散热,不致于出现中暑的现象。相反,如果为了一时痛快,大吃寒凉性食物,身体的气血遇热则行,遇冷则凝,反而将散热渠道堵塞了,更容易中暑。

最新文章

  • 运动
  • 膳食
  • 医学
  • 美容
  • 心理
  • 人群